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名师>
阅读文章

今日头条 = 谢嘉幸:民歌引导教育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6-04-11 16:11:21

 

题图:高昊 油画作品《驴蹄子》

文 谢嘉幸


首先,非常感谢音乐学系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我也是耿老师的学生,1988年我完整地听过耿老师一个学期的课,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不知道自己是耿老师第三千零几个学生,但作为耿老师数千弟子之一,我想还是没问题的。因此,感谢音乐学系让我能够很荣幸地站在这里。当然,荣幸之余,我还感到一丝的忐忑不安,因为比起在座的很多人,我不能算是一个耿老师非常合格的学生。


作为即席发言,我今天的题目是《民歌引导教育》。我想说明一下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可能有人觉得非常窄的题目。其一,对我来讲,自86年走进中国音乐学院读研究生至今,民歌对我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中国音乐学院培养我从80年代到现在,民歌起了重要的作用,民歌引领我走过的,是一条非常真切的道路。这种体验是非常实在的、非常深刻的;其二,由于学院建设音乐教育专业的原因,我这些年来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音乐教育,而我所极力倡导的音乐教育,也是那种和民歌血肉相连的音乐教育。因此,《民歌引导教育》,我刚才想到的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是紧紧基于我个人的经历、体验以及这些年在音乐研究和教学的心得的,也是紧紧基于耿先生在民歌方面对我的启蒙、开导以及教育的。


当然,说到教育,可能大家会理解成我们的专业音乐教育,或者说是我们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教育,但我所理解的“教育”,是那种涵盖更广的“教育”,包含了全体国民在内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92年我在研究德国音乐教育时候,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民歌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在德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历史重视民歌教育,他们在这方面是有很深体会的。


接下来我想从民歌给我人生的四次震撼,来论及民歌引导教育的问题。


民歌给我的第一次震撼,发生在耿老师的课堂上(这里补充一句,非常遗憾,刚才有点事情来晚了,我听赵院长刚才介绍了,开始耿老师的学生一起演唱了他老先生教给我们的民歌,我应该加入这个行列的),我觉得我第一次受到这种“原生态”(当时还没这个概念)的、特别浓烈的(似乎还有一些争议的)感觉,当时我和许多同学们都一样着迷了,认真的学唱起来,我记住了这种感觉(后来许多年后,我和姚艺君老师多次谈到这种感觉),这是我的第一次学习真正的民歌。


我带着这种感觉,涉入了音乐教育领域。88年我刚硕士研究生毕业,李西安老师让我和其他几位老师组建音乐教育系,当时我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中国音乐学院办音乐教育系我们应该怎么走这个路?这个问题萦绕着我从88年到现在。举例来说,1993年我参加了音乐教育国际比较的课题研究,当时在杭州开这个国家课题的研讨会(当时赵沨先生还健在,也去参加会了),在比较中我们发现,近一百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一块缺失,比较来比较去,都是拿着西方的东西,而没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拿现在西方的东西和以前西方的东西比较。当时我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在什么地方?”“中国在哪里?”。后来修海林老师约我给《音乐研究》写稿,我写了一篇《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登载了1994年第二期的《音乐研究》上,当时写这样一篇文章,其实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意识到这个问题。


民歌给我的第二次震撼,来自我的蒙族学生斯琴朝克图。1998年斯琴朝克图到中国音乐学院助教进修班学习,主课跟我学作品分析。他的长调和各类内蒙民歌演唱得很好,歌曲也写得很好(现在在内蒙地区非常流行的《蓝色的蒙古高原》,就是当时他在我的课堂上写的),他的歌声给了我强烈的震撼,这年我到内蒙参加第一届全国旋律学研讨会,会后我和赵宋光老师商量,一定要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民族音乐教育研讨会,应该说就是受到斯琴朝克图歌声感染所致,是斯琴迷人的歌声把我们再次引到草原上去。


1999年全国民族音乐教育研讨会如愿在呼市召开,我记得我们邀请了李西安、樊祖荫、赵宋光、乔健中、袁静芳、王耀华、陈明道等教授,我们学校很多老师都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我的思考并不复杂:我们教育缺乏民歌这样一个根基是不行的,所以在研讨会上我提出“让每一个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这和今天我说“民歌引导教育”都是大实话,但却是足以让我们去发现在我们的教育当中存在某种缺憾的大实话。


我记得当时研讨会分成三派:第一派被称为“扎根派”:赵宋光老师提交的论文是《扎根办学实践的文化学与教育学意义》,我提交的论文是《让每一个学生会场自己家乡的歌》,因此被称为“扎根派”;第二派被称为“黄河入海派”,就是说学什么都可以,只要融入历史它就源远流长。融入历史的都是我们自己的;第三派叫“疼孩子派”,意思是我们不能拿学生不喜欢的歌(包含民歌)来教孩子,我们要让孩子学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三种学术观点各有自己的道理。研讨会开得很有意思,形成了不同学术观点争相辉映的“多声部合唱”。当然,会议还是就“应该重新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引入学校教育”达成共识,这是经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促进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之后,在民族音乐教育推进方面的又一个实质性的成果。经过这个会以后,教育部社科中心把《民族音乐传承与学校教育》申报成为一个国家级的课题。


我的第三次震撼来自北京门头沟的中学音乐教师赵国平老师,她擅长演唱评剧,我是2005年,在开展《北京市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与学校音乐教育》课题时接触到赵老师的。在她的带领下,确切的说,在她的演唱的感染下,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学唱起评剧来。我受到震撼——是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我们的老师熟悉我们民族的音乐,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就不担心我们的孩子会不喜欢。所以我在这里面讲到民族音乐,民歌作为教育,引导教育,我觉得是包含这样一个道理的。这是我的第三次震撼。


第四次震撼是在姚艺君老师的课上,她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我。在这儿作为我个人的感觉,我不想多说什么。但我想用另外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同一种感觉:就在前两天的《第32届国际音乐理事会暨第2届世界音乐论坛》上,陈哲创意和策划的《土风计划》的那场原生态音乐会中,我两次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泥土的东西是最善良的东西,它是我们整个民族音乐大厦的根基啊!民歌引导教育,不是说我们光唱民歌,而是说民歌是我们的魂,是深深扎根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了这个东西就没有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掌声)。


正是在这个研讨会上,我做了《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发言。我发言完以后,一个非洲赞比亚学者非常激动地向我竖起大拇指,后来他站起来说:“国际音理会缺少非欧国家的声音,中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当然,他所指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发言,还包含后来袁静芳老师的发言,前一天赵塔里木院长的发言,还有萧梅、洛秦的发言,以及陈铭道老师所提出的类似的问题等。他说他为听到中国的声音而感到高兴,世界音乐论坛还缺乏多元化的概念,还是欧洲中心的概念。这个会场的主持人是一位欧洲音理会的负责人,他说,我们非常诚恳地接受这位赞比亚学者的批评意见,世界音乐论坛的主题就是音乐多元化,我们只办了两届,我们希望在第三届的时候,有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文化能在这里发出它的声音。应该说,这也是我今天想到这个题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们都应该向耿老师学习,向老一辈的民族音乐家(包含在座的董维松教授等一大批民族音乐家)学习,我的很多学生,像张天彤、还有陈红等也都向耿老师、董老师等学习,向各位老师学习。我经常讲,为什么说我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学生,因为我只能(在理论上)说我们要这样做,自己却做得很不好,我比起我们在座的,特别是我们音乐学系的老师们,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民族音乐的传承者,我很惭愧。但作为一个有责任意识的音乐教育研究者,我仍然要说,“民歌引导教育”是一个并不过时的话题,在这个具有意义的庆贺耿生廉教授80华诞的研讨会上,我以这个题目再给耿先生交上一次作业,也以此就教于在座的各位大方之家。谢谢各位!


谢嘉幸,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导,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教育学重点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专家讲学团成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理事;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传播学学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口述史学会副会长;剑桥大学《英国音乐教育》等刊物国际编委;北京传统音乐节执行艺术总监,太极传统音乐奖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出版专著有《德国音乐教育概况》等七部,发表论文“2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中的美学问题”等近百篇,主编出版《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音乐卷》等五部;其中音乐美学专著《音乐的语境—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获中国音协“金钟奖”首届文艺评论奖铜奖(2007)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2009•教育部),《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项目获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吉布森国际大奖(2010)。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