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实践>
阅读文章

民间艺术入课堂重在美育塑人格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6-11-20 15:59:02

民间艺术入课堂重在美育塑人格

2016-11-02 17:35:39 | 打印 | 字体:    千龙网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芙蓉山小学,发挥民间艺术人才作用,将皮影、书法、剪纸、面塑和编节等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民间艺术,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11月1日《光明日报》)

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不仅是开阔孩子们视野,增强素质教育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追求艺术、感受艺术的过程中,开启他们梦想之窗,健全对他们的人格培养,进而提升民族自信心。

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将皮影、书法、剪纸、面塑和编节等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不是直接让孩子立马成为某一艺术方面的行家和艺人,而重在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换言之,孩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时代,把民间艺术引入课堂,重在进行审美教育,塑造孩子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更高层次的陶冶。

美育塑人格,需要文化浸润。把民间艺术引入课堂,传承的是优秀的民族文化,而这种引入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浸润,意在通过形象生动的艺术形式,构筑学生人格培养的绿色家园。艺术教育有赖于学校教育,某种程度上,把民间艺术引入课堂,既是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一种校园文化建设。民间艺术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透过民间艺术的形式,可以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其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美育塑人格,要与德育共融。从概念上看来,德育主要是对人们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解决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其结果是使人们能从理智上对客观社会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教育;而美育则是立足于美感教育,以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为基点的教育。从塑造人格上看,两者可以相互渗透转化,而且应该协调共融。尤其对孩子们来说,要塑造健全的人格,需要美育也需要德育。把民间艺术引入课堂,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提升人生价值的品德培养。这种培养,不是靠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注重活动体验,开启人格培养的智慧之门,促进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大而言之,民间艺术进课堂,是对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最生动最具体的贯彻,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抓住了塑造孩子们健全人格这个根本,把人格培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土壤,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启迪、引导学生的道德生成和发展,达到生活中育人、教学中育人、活动中育人、文化中育人的目的。(梅花傲雪)

 

来源:青岛文明网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