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实践>
阅读文章

一家之言——袁涛丰:我的教育梦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3-03-31 21:55:35

我的教育梦

                     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中学  袁涛丰

                                 

     教育是通过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来提升和改造人的思想品格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最终成为国家接班人为目标的。因此,教育的成败是国家生死存亡与辉煌发展的命根,因为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下一代接班人的成长。然而,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目前,我国的教育管理者总是把思路放在狠抓执教者的师德师风与现有课程《教学法》的改革上,笔者认为:我国执教人员的师德师风及其教学能力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因此上述两点已不是主要问题,而如下三点乃教育成败的关键性问题:(1)教育理念的科学性的“含量”的高低、(2)教育管理的科学性的“含量”的高低、(3)社会环境密切配合成度的指数是多少?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因此,本文就上述三点来一个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大讨论,从而达到教育改革之目的。

什么是科学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应当是:1、加强中小学生高尚的“信仰”教育与训练,通过这种“信仰”的建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造就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然而“信仰”的建立是通过制定相应的《国情》教育与恰当的《军事》教育来实施的。2、遵循学生身体生长的自然规律性,科学地将“自然科学”学科知识教授给学生。3、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发挥学生的才华。4、打造学生强壮的体魄。然而这四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只有依靠科学的“教育管理”才能得以实现。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教育管理呢?笔者认为:1、依据国家的教育目标即:上述的五种教育理念研究并发出相关的、系统的、恰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科书。2、研究出恰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方法。3、建造出恰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校园与班级建制。4、设置科学的课程与课堂时间表。5、建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 “思想品格训练课程”的执教队伍进驻学校,实行教、练、管分开。6、制定保证上述五点得到实施的法律文件。7制定科学的教育投资计划。这就是完整的科学 “教育管理”。

一、科

1、国家观念与信仰

在上述的四种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一种。即:加强学生高尚的“信仰”教育与训练。它的组成部分有二点:(1)“国家观念”、(2)思想品格(为人处事)。什么是“国家”观念?即: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站在国家的制高点上看问题及调整思维方式,养成站在他人的利益上看问题的习惯并具有以帮助他人而 快乐的心境。如果青少年从小就具备这种观念,在心灵深处就会热爱自已的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心灵深处就会生长一个终身不变的“信仰”。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高尚的“信仰”它可以使人产生出一种翻江倒海、一往无前的力量,同时也会具备坦荡而又宽广的胸怀与长远的目光。笔者作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古今中外不少优秀的开国皇帝和总统都具备如上所述,他们在少年时代就开始观测与研究国家大事。例如: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是这样:推翻腐败无能的政府,解救劳苦大众成为他一个终身不变的“信仰”。最终就是这个终身不变的 “信仰”和他那长远的目光与坦荡而又宽广的胸怀使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优秀的大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以及那些已经考取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高尚的“信仰”,也都具有坦荡而又宽广的胸怀。他们都爱谈论国家大事和读历史书籍,从小就爱帮助他人。然而,那些犯罪分子的共性是: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从不关心国家大事。在学生时代,他们有的“读书”虽然也很用功,但始终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学习目的是完全彻底的“个人主义”。笔者是位教师,经常把学业成绩好的学生与差的学生进行比较并深入观查,发现“差异”的原因有相当的一部分正是如上所述(如果读者不信的话,就请你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吧,那时就你不得不信了)

为什么高尚的“信仰”它可以使人产生出长远的目光、坦荡而又宽广的胸怀与无穷的力量呢?笔者为了这个难题阅读了有关不少的《心理学》和《思维学》专著。心理学家认为:“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高度认识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世界:热爱于它、献身于它。这种心理世界将制约他(她)的行动。“信仰”越高尚,则产生的奋斗“目标”也就越高大,“信仰”越高尚,则胸怀越宽广、力量越强大、目光越长远。因为高尚的“信仰”具备着一定的国家与人民的意志的“含量”。当这种高尚的“信仰”体现在行动的时候,他(她)的国家和执政党就会给予他(她)知识、物质、精神、法律上的支持。这种支持是人产生无穷的力量、宽广的胸怀、长远的目光的根本源泉。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英雄的抗日力量是无穷的,是因为那时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时刻,这种力量就是来源于国家的“命运”,再如,大革命家、大思想家、大文豪鲁迅为什么改医从文?,当时他已看到从医只能治病却不能唤醒民众,他的这种长远目光也是来源于国家的“命运”。还如,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安事变”后,党内党外大多数人要处决蒋介石,只有伟人毛泽东独自一格:放生蒋介石,逼其抗日。毛主席这宽广的胸怀与长远的军事思想也是来源于国家的“命运”。毛主席的《优待战俘的军事政策》的理念是:“优待好了一个战俘就是消灭了一个团的兵力”,这种长远的军事目光还是来源于国家的“命运。人如果没有“信仰”,他(她)的内心世界则是空荡的:没有热爱和献身的对象,自然也就没有奋斗的长远目标。如果人产生邪恶的“信仰”,他(她)的内心世界则是一个完全彻底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导致心胸狭窄、因此他(她)的思维能力与行动将会产生巨大的局限性,无论什么事业将都是以失败者而告终。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信仰”教育力度很小,“信仰”训练几乎没有。笔者作了大量的调查,问高中生:“你大学毕业后的理想是什么?”回答:“不知道”、“出国”、“只要有钱,什么都做”,问: “你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回答:“只有去死”。问小学生:“你为什么读书?”回答:“是家里要我读的”、问初中生:“你为什么不认真读书?”回答:“我家里有钱,我到学校来只是好玩的”。问:“你最想上的大学是哪所?”回答:“第一是清华北大,第二是军队院校,因为清华北大名声好,以后工资高,军队院校工作有保障”。几乎没有人回答:“因为祖国需要”。当代的大多数学生已成了“没有国家观念、没有高尚信仰”的只能动笔不能动手的纸上考试机器。如果没有赶上考场、没有考上大学就自杀,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离家出走、打架斗殴、老师管不得,家长说不得,在家不孝父母,在外不敬师长。这些都是因为没有高尚“信仰”而产生的“个人主义”的表现。笔者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七八十年代的学生绝对不是这样的。难道这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难道这就是我们国家需要的接班人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个人主义”也是人的精神支柱。人的行为就是由这两种精神支柱而产生的。高尚的“信仰”与心胸狭窄的“个人主义”是一对你死我活的天敌,都在抢占人的内心世界。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如果今天没有高尚的“信仰”,明天就绝对没有伟大的事业。因此,加强 “信仰课程”的教学对教育事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全局观念”与“信仰”的关系

高尚的“信仰”是通过《国情》教育来建立的,然而,它的坚定性则是由 “全局观念”来培养的。为何?因为“信仰”是思想上的,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意识,这种通过教育而产生的心里世界,它具有一定的可动性,即:变迁性。它往往会受到他的历程、社会环境、政治前途、经济来源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影响而发生“变迁”。然而“全局观念”则是通过“艰苦的训练”所形成的,因而它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上来看,它是“属于物质”性的。因此,它一般不会因他的历程、社会环境、政治前途、经济来源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影响而发生“变迁”。(不是绝对的,这要看训练所达到的效果如何)所以,我们的教育要采用“教”与“练”相给合的法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全局观念”?即:1、人对事物由初步地认识到“立体思维”的习惯。2、具有步伐一致听从指挥的作风3、具有乐观的集体义精神4、具有能忍受巨大的“污辱和委曲与 自我控制”的能力5、具有能吃大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全局观念”的建立必须通过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才能得以实施。何因?关于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和体验。笔者从教前是一位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军人。部队的那种乐观主义集体生活、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天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严厉的军纪、步伐一致听从指挥的作风、平时与战时的那种相互关心的战友真情,那种坚忍不拔地完成军事训练任务和作战任务的毅力与意志。在部队,无论你是干部还是战士受一点来自上级的“污辱和委曲”是常有的事,作为下级就要具有“忍受”的能力。当要提拔你时,上级有可能会对你进行“污辱和委曲”的“忍受”能力的考察。因为“忍受能力”是军事家的必备条件。所以,平时上级对下级的“污辱和委曲”也是出于一种有目的性的军事素质训练。有时候,明知上级的“命令”是错误的,但必须执行,因为“执行”是军人的“职天”。部队的那种复杂的“敌我”对抗军事演习训练,是训练人的“立体思维”的最好学校。特别是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往往讲错一句话就有可能导致上级军官判断上的错误、影响他的决心,导致军事上的失败。然而,上级军官思考问题的素材大多数都是来自下级发出的信息。因此,平时养成“立体思维”的习惯,作战时就能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部队的每次民主生活会议与民主军事会议都挖掘出了战士的潜力与发挥了战士的才华,特别是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更加突出。部队的生活方式与军事训练造就了笔者和战友们的那种强烈的“国家观念”和为中国共产党而奋斗的“信仰”。就是这种“信仰”使笔者和战友们在保卫国家的战场上具有那种坚忍不拔地完成作战任务的毅力与意志。部队的生活影响了笔者及其战友们的一生。在笔者的战友们当中,有的是全国劳动模范、有的成了公安英雄、有的成大企业家、有的成了大首长,笔者成了一位人民教师。笔者入伍时,没有读过高中。转业后为了考上音乐学院,文化与专业同时并进,经常通宵达旦地拼博,最终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考上了大学。笔者深有体会:这都是部队的那种坚忍不拔地完成军事训练任务和作战任务的毅力与意志的作用。笔者这里又强调:如果今天没有高尚的“信仰”,明天就绝对没有伟大的事业。笔者为何考音乐学院呢?是因为笔者的一位战友是位“诗词”爱好者,他在生前写了一首词《祖国——妈妈》抄写了好几份分给了他的战友(他的这些战友当中只有笔者没有牺牲)希望生者推荐出去。战后,笔者到处发稿,查无音讯,因此笔者横下一条心:只有当作曲家才有可能完成战友的心愿,笔者大学毕业后先后五次进了音乐学院的大门(都是自费)。这就是一种战友情的“信仰”在发生作用。笔者的亲身经历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高尚的“信仰”产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艰苦的军事训练巩固坚忍不拔的“信仰”。由此笔者因感而发:是否可以把学校变成部队式的学校?

二、科

1、将学校变成部队式的学校

部队要取得军事上的胜利,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学生要取得好的学业成绩同样也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然而,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产生于高尚的“信仰”。“信仰”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教育(2)集中(3)艰苦的训练。笔者认为能造就这三个条件的因素是:(A)把部队的营房搬进学校、(B)把部队的建制搬进学校、(C)把部队的管理方式、生活方式有修改地搬进学校,建造出恰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校园与班级建制

A、把部队的“营房”搬进校园

只有把部队的“营房”搬进校园才能使教育的“效果集中”起来,只有 “教育效果的集中”,才能使知识流动起来与相互作用。 笔者根据部队的生活体验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了五年之久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信仰”、精神、品格、毅力与意志的产生与形成除了教育和训练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员的集中”。好比“教育和训练”是种植树苗,“人员的集中”就是树苗生长的“土壤” 。然而“土壤”又有三种:”(1 “精神土壤”(2)“生活土壤”(3)“互教互帮土壤”。这三种“土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有其功效。

1 “精神土壤”

在部队时,每当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后,战士们就会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万岁”,笔者深有体会:这种“高呼声”越喊越激动,越喊越亲切、越喊越爱戴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在作战时,这种“高呼声”越集中,音量越大就越有战斗力,完成作战任务的毅力与意志越坚强(这是笔者来自战火中的切身体会)。这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精神土壤”,当人长期受到这种“精神土壤”的刺激后,人的神经系统和人的思想意识就会很紧密地联系起来。美国一位经济贫穷、相貌很丑的少女暗恋二十几位帅哥,她请了一位学问很深的心理学家帮她在这二十几位帅哥中找一个做恋人。心理学家就把这些帅哥和这位少女同时找来看了十五分钟的美女大赛之后问:“你们想找这些美女做恋人吗?要我帮助吗?”齐声回答:“很想啊”,少女大怒走了。心理学家要求帅哥们高呼那位相貌很丑的少女的名字:“亲爱的费兰妮,我爱你”,并要求帅哥们每次高呼之后写出不少于800字的求爱信(并不交给那位少女),在30天以内每天最少集中一次来他家里做同样的练习,每次的求爱信都要有新的语言,否则就不予帮助。帅哥们为了有新的语言,每天都在暗中了解她。30天后,帅哥们都真的爱上了这位少女。少女选择了其中一位她苦苦追了三年的帅哥。”同样,在1979年的对越作战的动员大会上,每位军人都要写请战书,当时笔者和战友们都一样越写越激昂、越写越爱我们的祖国。 这两个案例说明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语言,在一种高度集中的环境下都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并产生意识。

2)“生活土壤”

记得笔者在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老师说“要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学生”,下课后和一个同学在玩沙子,结果引出全班同学都来向老师告状,从此后再也不敢玩沙子了。四年级时,老师说“蜻蛙人类的朋友,它保卫我们的庄稼,不能捕杀它们。”下课回家后,就把母亲买来的 蜻蛙全部放生。结果被母亲打又被邻居骂。当时笔者以为自自已错了,下田打捞蜻蛙。这两个案例都是青少年成长的“生活土壤”。这这两个案例说明:前者老师种植的树苗有一片生长的“土壤” ,后者老师种植的树苗没有一寸生长的“土壤”

3)“互教互帮土壤”。

靠这三片生活的“土壤”。要建造这三片生活的“土壤”,只有把部队的营房搬进学校这个“土壤”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土壤” ,是三个“土壤”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如果树苗离开了这片“土壤”是无法生长的。它的实质就是让受教育者相互地交流、讨论、练习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消化与吸收之目的。

在部队,每当上完军事课或者文化课后,就以组为单位(每组三个人)相互地交流、讨论、练习,以达到每人过关为止。然后在班里(四个组)组与组之间相互地交流、讨论、练习,以达到每组过关为止。就这样排(三个班)、连(四个排)接力赛试地进行着。部队的教学法很科学,教官讲得少,学生练得多,讨论多,许多难解的课文教官只讲一半,其余的知识全部是讨论出来的,而且这些活动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

综上所述,人才的成长光靠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创建人才生长的土壤,即以上所述的三个“土壤”。然而,在我国的中小学校里没有一个这样的“土壤”。我国的中小学生是这样成长的:我教你听,一讲到底。没有学生的自主权、没有讨论的过程和时间,没有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时间。因为学生们在学校里只是听课,放学后各自回家。这就造成学生没有集中讨论的机会、没有共同生活与玩乐的条件。笔者认为:要有效地教育,首先就要建造受教育者的上述的三个生长土壤。三种“土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个整体的构成只有重抓课外活动,因为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吸收并转换成“信仰”与“品格”就,实行全日制住校管理。

B)把部队的建制搬进学校

如果把部队的营房搬进学校,实行全日制住校管理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加了、休息时间增长了、在一起交流的空间增大了。如果不加以科学地管理,这片养育大树的黄金土壤将会白白地流失。如何管理?笔者认为:把部队的建制搬进学校、实行部队的“官兵报告制”、实行部队的“作息时间表”是最科学的管理方法。

1、行政机关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八大军区,那么我们的学校也可以设为八大学区。即:北京学区、南京学区等等。每个大区和八大军区一样,设有政治部歌舞团、话剧团、交响乐团等等,任务是下到全国各大中小学演出。(其实这对教育战线上来说极为重要,全国每条战线上都有歌舞团,为什么教育战线上没有呢?它对学生的心身健康、艺术素质的培养极为重要)北京设总区,各大学区下设分区、支区、支区下设大队、中队、小队。例如南京学区的管辖分区有:江西、江苏、湖南、安徽、福建,这五省统一于南京学区行政管理。全国学区都和部队一样用翻号标明学校单位,例如:南京学区江西分区萍乡支区(67学区5426分区256343支区),县以下不设学区。由原来的教育部改为北京总区、增加一个大区、原来的省教育厅改为分区、地区教育局改为支区,各类中小学设为大队、中队、小队。实行由北京总区——各大区——分区——支区单线管理:行政首长、教师、职工全部办理入伍手续,人事权、财政拨款实行一线制。行政首长、教师的使用实行大区内部调动制,营房(学校)实行换房制。

2、学校

取消分片招生,实行征兵式的招生。统一由大区征收生源,然后统一分配学生。撤消与合并一些规模较小和条件较差的学校。这样就解决了农村读书难的问题。取消民办教师,这样从此以后就取消了城乡差别。由于小学、初中、高中是一个班子,行政投资减少了,用来补贴农村学生的学杂费、全体学生的生活费

学生的行政组织结构:每个班级为一个连队。四人为一个小组、四个小组为一个班、三个班为一个排、一个连队四个排,共计:72人。小组长由班长任命、班长由排长任命、排长由连长任命。连长助理由连长任命,连长助理以下全部由学生担任。从学生到校长实行下级向上级行军礼制,上级必须向下级还礼,例如:小组长必须向大组长行礼,大组长必须还礼。把少先队支部(小学部)、共青团支部(中学部)建立在连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之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在高中二年级建立中国共产党学生党支部,高中增加一年即:高四。每三周过一次组织生活。少先队支部、共青团支部组织生活校领导和班主任(连长)一般不参与,发展少先队员、共青团由学生支部讨论、审批与决定并上报大队少先队总部、共青团委备案。如果连长、教师是党员,其党组织生活则进入到所在的班级学生支部,接受学生党员的批评与教育,因为在党组织生活中人人是平等的。发展学生党员对加强党的组织将会起到一个不可低估的作用,发展学生党员由学生党支部和大队党委共同审批与决定并最后由大队党委备案。同样,教师与连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也要向所在的学生党支部提出申请,接受该支部的批平教育与帮

1)、管理人员

建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 “思想品格训练课程”的执教队伍进驻学校,实行教、练、管分开。这支教师队伍具有大学以上的文化素质又是来自部队的军人,他们军事上过硬,政治上优秀,具有爱心并通过全国统考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排以上的、带过兵的转业军官。他们的任务是:管理学生的生活与训练学生的“思想品格”即:“继续带兵”。他们的职称是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两男两女),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文化科任教师不再担任班主任。

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在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领导下工作。中心工作任务是:1、训练学生的思想品格、2、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发挥学生的才华3、打造学生强壮的体魄。4、管理班上的集体生活5、策划班上的文艺体育活动6、协助科任老师的教学。

具体任务是:每个连队实行军号起床。带领学生出早操、整理内务、统一洗刷、排队进入教室早读,下课后整队列进食堂集体进餐(8人一桌,集体进餐有助于学生的食欲)、整队列进教室上第一节课,下课后自由活动、下第四节课后整队列进食堂集体进餐,中午统一午休并军号起床、整队列进教室上第五节课、下课后自由活动以至第八节课、整队列进食堂集体共进晚餐、6——7点是自由活动时间,7——9是晚自习时间,这段时间是分组讨论作业、提前讨论研究下节课的学科内容。9.10——9.20统一洗刷时间9.20——9.40是各小组讲评时间(小组长主持:对全天的学习、工作进行点评、学生自我点评)9.50统一军号息灯。星期六星期日自由活动时间(但不可以出校大门),整队列进食堂集体进餐。每星期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

每次大任务之前全校要有誓师大会,例如:会考、期中考试、期未考试、中考、高考考等等。大会之前,连队之间要进行拉歌比赛等活动,大会之中要有战斗小组长(例如:语文小组长、数学小组长等等)上台宣战誓师、要有“口号声”与接受校长授予的战旗。每个连队要有队旗,每个学科也要有学科战旗。别看这些都是形式主义,它确实能起到振奋人心、凝聚集体力量的作用,也能起到活跃校园生活的作用。这是笔者来自部队生活和战火中的切身体会。

这是标准的军事化管理,也许有人会问:孩子们受得了吗?是否占用孩子们的时间太多?为什么星期六星期日也要占用?笔者认为:孩子们绝对受得了,因为没用很强的体力劳动量,只是时间抓得紧了一些。这种管理有如下目的:(1)训练学生的时间观念、(2)训练一种有规律性的生活习惯、(3)这种有规律性的生活有利于学生身体成长、(4)使学生没有机会懒散,没有机会接触外界的不良事物、(5)这种严肃紧张的集体生活有利于学生相互关心与学习上的相互指点、(6)训练学生接受别人批评的承受能力和养成自我批评的习惯,这是训练青少年的良好品格的关键。

2)学生干部与学生

学校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抓好学生干部。学生管学生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因此大量发展学生干部,实行官多兵少。目前,学生干部都是班主任指定,这是不对的应该是由学生发扬民主集体选出来的。要给学生制定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例如:设有一级——十级班干部,最高级是十级。如果上了十级的班干部则可以享受保送到相关的培养干部的大学深造,或者高考减半分数,这样学生们就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学生干部可以作为日后参干加公务员考试、提拔国家干部的资格证。上了八级以上的干部必须要有总部下达的干部指标并由总部颁发的《八级——十级学生干部》证书才方可有效。提拔学生干部名单要上报到大区备案,撤消学生干部要报请大区批准。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因此一般普通学生的积极性也要调动起来。他们也可以评一级到十级优秀生,三级以下的学校作主,四级以上的由大区下达指标,证书由总区颁发。凡获取四级以上《优秀生》证书者,高考计总分:每级加5分(如果没有总区颁发的证书前面的三级就不计分,一旦拥有则从一级起计入总分)。当然,由总部颁发的《学生干部》证书也可以计入总分:每级按7分计入。凡是持有由总部颁发的《学生干部》、《优秀生》证书者,都可作为用人单位的重要录用条件之一。

3)《学生干部》与《优秀生》等级评审方法

1、由学生评学生与教师评学生相结合2、以组为集体上升到以班为集体。哪个集体分数高(不光是指学业成绩,是指品德、为人为事的综合分数)指标就在哪个集体。只有所在的集体争取了指标,才有升级的可能。这是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有力武器。在部队,作战的胜负与集体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样,学生也是这样:如果自已的不当行为给集体的利益带来损失,那么这个集体会用一种埋怨的目光注视他,所以他的行为就会处处受这种心理的制约。

2、《具体评分细则》……

2、学校营房

1)、学校营房设在离城市较远的郊区较好,城区生活不利于学生的成

2)、设有教学区:教学楼、试验区、高档交响音乐厅、展览馆、图书馆、体育场、军事科技馆(这是国防必修课程:设有军事指挥作业盘,未来战争需求大量立体指挥军事家。这种军事指挥人才如果不从小培养,那么国防大学只能培养军事理论家了)、电脑科技城。

3)、生活区:键身馆、艺术培训中心(由学校统一收费,学校向社会聘请各类艺术教师,这样才能使艺术培训全国都正规化,取消各类没有用的考级活动,只能给学生带来精神负担和违反艺术教学规律)。

4)、试验田与养猪场:配备农业科技师和农业工人,用于参与劳动式的教学与改善师生生活。

3、教育经费

设立教育公基金:从农村到城镇凡是有经济收入的都要办理教育公基金卡。这种公基金卡与住房公基金的用法是一样的,它是用来保证孩子受教育的基金,也可以用来教育贷款。因此,凡是用人单位都要为劳动者办理教育公基金卡,目前我国国已取消了农业税,笔者认为可以把它转为教育公基金。还可以鼓励公民存储教育公基金并提高利息,到了60岁全部连本带利取回。中途不得取用,只能用于教育开支。如果自然人中途发生意外身亡或病故与坐牢,其公基金则转其由子女名下,则改其名姓。续交的基金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分摊代交至有经济来源为止,如果没有子女则转其由受益人名下。

4、学科与课时设

1)、学科:

A、笔者认为开设军事课是必须的,因为它有助于学生爱国、爱党、爱集体,有助于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的形成。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军事潜力与发挥学生的军事才华。为国防大学提供军事人才。未来的战争,是科学与科学的较量,是发散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较量,是毅力、意志与毅力、意志的较量。这种能力只有从小开始训练至到大学深造后才能形成,才能指挥未来的战争。如果现在不开设此学科,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就会处于被动局面。目前日本国就从小学开设军事指挥课。

B、笔者认为:军事课以“队列训练”和“军事指挥”课为主。每周最少一节“队列训练”和“军事指挥”课。每学年最少一次14天的野营拉练军事课,不得请假。(一般在薯假进行)

C、保持现有的各类学科。

2)、课时设计

笔者认为:我国中学的课时设计很不科学。例如:上午有数学、语文、外语、化学这四节主课,而每节课只有45分钟,老师从头讲到尾,没有学生讨论、发言、复习的机会,接着就是语文、外语、化学课,这是违反记忆规律的教学。教室设计也不科学,跟会堂一样,老师是发言人,学生是听会者。笔者认为:教室应该是“月亮”型的,课桌是圆型的,由4人一桌(用于小组讨论)。一上午两节语文课,其中一节是以小组成的讨论、研究、自习、作业为主的课,两节数学课,另一节课与上相同。下午的课也是这样。这种设计从表面现象上看,课时不够,可能赶不上教学大纲的进度,实际上进度会大大地超过教学大纲的进度。为什么呢?笔者根据部队生活的经历与在中学做课任老师的教学经历进行过很深的研究发现:课程进度取决于课堂纪律、课堂纪律取决于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来源于对学科的理解与成就感、这种理解与成就感产生于学生们的自习与学生们的讨论与研究。这种讨论与研究的结果是全班的进度会在一个点上,学生经过自习、讨论研究才会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现象,如果没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课可能就是一堂不太好的课。

3)老师改批作业

老师改批作业至关重要。笔者亲眼所见不少老师批改作业的情况:几十本作业只用几十分钟就批完了,很少写评语,是因为本子太多的原因所至。这是没有效果的。笔者认为老师应该把作业改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分组交替相互批改并写评语和指出问题。这样,学生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复习。最后,由老师把好的作业与做错的作业也在黑板上讲评。

4)、晚自习

晚自习也很重要,如果运用不当就会起反作用。目前许多学校的晚自习就是起了反作用:学生们一天上了八节课,这八节课的作业都是利用下课后的休息时间完成的,到了晚上6——7点钟的时侯已经是很疲劳了,吃完晚餐就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进入教室无声无息地自习。这时处于疲惫状态的头脑正好进入睡眠的意境,由于心理的压力与老师的管制,只好强打精神看书,这时的头脑已是半睡半醒的状态。因此,这样的晚自习只能起反作用。笔者认为:正确的晚自习应当是分大组大声地、激烈地、对抗式的讨论问题,这时的老师已不是管理者,而是正方或者是反方的参与者。讨论的学科应当是明天所要讲的新课程,而不是今天的作业式的问题,因为这种作业式的问题是4人小组私下必须解决的事情了。

5)、课外活动

A、以各类学科的对抗辩论大赛为主题的活动每两周期一次,学术论文大赛每月一次,师生共同参加。教师的教学论文发给所在年级的每位学生,由学生评述论文的等级。这种评定结果纳入职称评审、工资、先进评审档案。因此,教师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开发学科课程的对抗式的辩论提纲,力求把教学引入学生自习,开发学生自习的能力。

B、每个学校要有:合唱队、舞蹈队、乐队、话剧团、蓝球队、足球队。这样,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显示才华的机会,学生的那种自悲的心理就会大地减少。

三、社会环境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笔者认为:目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特别之大。表现如下:(1)来自电视影的凶杀片,那些打架斗殴的的小青年成了学生们的偶像,因为那些人有吃有乐,只要打架斗殴勇猛。(2)电脑游戏成了学生们发泄的工具,这种发泄将引导他们的心理走向唯我是从的罪恶世界。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此论文中如有不正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