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实践>
阅读文章

张汉东:以玉溪师院传习馆为例谈以美育人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6-01-17 11:51:12

以美育人 重在实践

—兼以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为例

玉溪师范学院 张汉东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通过人们对真实、具体、形象的美的直观感受,激发和净化人们的情感,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生活情趣,最终潜移默化地起到教育的作用。”[①]笔者认为,当前的美育应该寓美育于实践、体验、娱乐、生活和学习当中, 在领悟理论、动手操作、掌握技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素质,以达到理论、技艺与人格的完美提升,这才是美育,众望所归的美育,社会需要的美育。长期以来,玉溪师范学院传习馆立足于艺术服务科学,学校服务社会的宗旨,面向全校学生,通过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系列美育活动和民族民间公选课,培养出一批批经过美育实践,具有一定审美创新能力的生力军,为探索高校美育进程的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玉溪师院的“场”经验

“场”字作为名词时,它表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能传递实物间的相互作用,如电场、磁场、引力场等。多年来,在传习馆的美育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美育“场”的格局。

玉溪师范学院的美育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而是用真实可感的形象来教育指导,用美的形象来感染熏陶。传习馆以各项民族艺术研究、创意成果、藏品陈列为基础构成,是一个融博物馆、课堂、艺术沙龙、工作坊为一体的多元立体教学空间,这个空间可使学生自然融入参观、研究、创意、生产、展演和销售的教学链中。首先,通过传习馆陈列的民族民间文化藏品的美的形象,来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理解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参观时就真切地感受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美、从而激发出珍惜本土资源、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文明的崇高情感。

其次,主要体现于创新型教学环境的设置和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开展, 当前,传习馆已开设了15门本土化课程,课程涵盖专业实验课与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课程设置有木雕、云南少数民族舞蹈、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演唱、云南民族民间刺绣、云南少数民族音乐、陶艺、绝版套色木刻、民间手工、云南民间美术赏析、葫芦丝吹奏、蜡染、扎染,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产生了审美体验, 激发对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实现了人格的完美提升。

尤为关键的是,传习馆构建了一个本土化艺术教育新模式,搭建大学生审美追求的创新平台,将民间艺人被聘为高校教师,让他们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现场展示传统文化的魄力,成为原境教学。他们中的一部分是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其课程讲授以及技艺传承,已不仅是一般意义的本土化艺术教育,而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与传承,也不仅是探索艺术教育新模式、实现课程开发与理论创新,而是实现了实用性人才培养和健全人格的教育目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传习馆在研究、教学、展示及美育教育的基础上探索尝试民族艺术产业化发展的途径,形成了一种美育“场的新格局。现已编制本土化课本20册,累计培养学生6000余人,外国留学生800多名。目前为止,公选课学生上交作品8000余件,完成民族艺术类论文和学习心得2000篇。目前正以各项目制的形式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积极拓展美育建设,为学生搭建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平台,从而将美育教育机制自然地融入到艺术实践的各个领域之中。

二、美育的社会参与和渗透

美育不是高校独立完成的热点挑战,而是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全民参与渗透。蔡元培曾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②]在美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从美育角度提升、借鉴、合作、运用,使美育在整个社会全面开花。

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玉溪八中有个著名的数学教师叫李培林,对学生深怀爱心,致力于学生心智成长教育,长期以来,她所带的学生无论是参加竞赛还是中考升学,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育战线上声名远播,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远道慕名求教……究其原因,这种成功的教学硕果来源于把美育工作贯彻班主任工作的始终,以美引善,寓教于美,使学生在对美的事物、美的形象和美的理想的感染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树立了正确人生观,提升学习成绩,达到了品学兼优、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目的。

其实, 除了课堂渗透外,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规模不一的展览和演出原本也是一种美育,只是要以美育的角度去联合实施,如在画展中有目的的引导、讲解、使得人们从艺术感受中明白美的存在,不仅艺术中还有益于生活和身心的和谐发展。此外,过去的认识中认为美术就是美育,其实各个学科对于本专业的热情、专注、激情就是美的体现,如同数学家们攻克难题得到的美,理论研讨中学术火花产生的美,劳动过程中的美,帮助别人的美,克服困难的美,享受挫折的美等。当下的美术教育中过分强调了“术”而忽视了“美”的研究的拓展,此主题单独探讨。


三、存在的问题

和德育、智育、体育一样,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正不断地凸显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行实施过程中,亦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理论研究成果有待健全丰硕、实践不足落实不够、评价难度太大,故美育成了众望所归却任重道远的教育进程。

其次,“美”的感受与个体、社会、群体、年龄、阶层、思想、行为、学科等方面密切相关,它因国家、社会、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因学科专业、行业有不同而不同,因年龄、性别、观点、认识不同而不同,故美育的实施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接下来重点是“育”,它涵盖了如下两条主线的进程:

授者:教→讲→研→论→理论

受者:参与→自觉实践→娱乐→体验→自主实践

可以看出,美育的传授者从教到形成理论,中间经历了“讲”、“研”、“论”等过程,接受者从自身参与到自主实践中间经历了“自觉实践”、“娱乐”、“体验”几个过程,这些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并非一蹴而就。美育在整个社会推行的进程过于缓慢,难于全面实施,正是因为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才看得到效果,周期较长,且目前尚无没有基本的评判标准,再者,就是有了美育的评判标准,也会因为一些难点而陷于僵局,具体表现如下:

⑴以经济追求为目标,急功近利的政绩表现。

⑵缺乏执行者(教师)

⑶评判标准不明确而难以推行

但是,时代又急需美育的发展来促进发展,崔彦海教授在首届中国美育学术大会上所说:“我们没有能力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但我们要让中国人民美起来!”要具体实施这个倡议,任重而道远,因此,探索一条美育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四、解决的方法途径

在中央方针政策和大众需求的前提下,美育的推行时不我待,何况有众多学者、前辈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民为社会的责任感。笔者认为,大力推行美育实施,途径如下:

第一,理论支撑:从事美育的专家学者从理论角度,充分分析论证,证明“美育”推广的难度、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成效证明:社会各界、各级部门应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进行美育实践,取得美育成果,用大量的事实和成果证明美育的重要意义,以争取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第三,政策推广: 克服开展美育活动的经费、美育评价的标准、开展美育活动时间的等困难,联合部分单位进行实验,用实验的结果争取国家支持全面推广。

第四,建立美育实验方向和实验点:以本土化阵地为“美育”场,建立“美育”实践计划并严格真实记录;选择已有成功经验和成绩证明的初中、小学班级,从“美育”的角度深入挖掘分析成功背后的“美育”经验,总结实施方案

第五,充分利用今天“国培”的“艺术”类教师,强化培养其“美

育”能力,发挥其教学中的实验条件,采用比较法选择班级实施“美育”行动,以年度成绩和学生行为感想作为评判指标,总结成果即成绩全面提升,班级的活动明显突出。抓住每次展演的机会,进行“美育”合作记录(采访、记录表格)的方式取证记录。12年的时间取得初步成果。班级总结实验、“国培”行动、“展演”“美育”以分析报告和实验结果分析确立“美育”行动实施方案,争取国家立项全国推行。

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培养人的高尚兴趣、道德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人追求高尚行为以动力。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陶养人的感情是美育的直接目的;而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高尚兴趣、道德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给人追求高尚行为以动力,则是美育的根本目的”[③] 。面对美育,这一繁重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任重而道远!同时,美育所显示出来的生命力是那样的充盈旺盛,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出现一个欣欣向荣的美育的春天!



[] 军《大学美育》.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年版,3.

[]蔡元培《美育与人生》〔A.《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C.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蔡元培《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A.《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论集》〔C.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