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社会美育>
阅读文章

新时代美育,从看懂一场艺术展开始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3-06-30 19:10:15

       五一前夕,南京市民莎莎定好闹钟,想在凌晨抢一张假期首日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门票。让她没想到的是,因为太多人蜂拥抢票,上海博物馆的公众号平台崩溃了好几分钟。

      “美术馆的‘票房时代’已然来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策展人林书传笑着说。如今,“看展”因兼具艺术欣赏、圈层社交等功能,成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化休闲方式。年轻人渴望通过看展,为平凡生活、也为自身形象增添上几抹“艺术”元素。

      那么,除了“拍拍拍”,看展时我们还能做什么?

      欣赏艺术作品

      有没有基本入门法则

      “若有所思,又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看懂了。”

       最近两个月,莎莎一口气“刷”了许多展览:除了上博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大展,她还看了浦东美术馆的“徐冰:引力剧场”,江苏省美术馆的“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展,金陵美术馆的版画展,德基艺术博物馆的当代艺术展,还有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闫振铎、李斛等现代艺术大家的展览。

       密集地看展让莎莎对艺术增添了许多亲近感,却也冒出了疑问:艺术欣赏,有没有一些入门的法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宗英认为,拿中国画来说,想要欣赏中国画,就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思想有基本的了解。

      “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根基是《易经》的宇宙观,《易经》认为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在宗白华看来,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气韵生动’‘天人合一’‘技进乎道’……这些耳熟能详的艺术批评话语,其实都是植根于《易经》的宇宙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画是古人对宇宙、人生的独特体验和认知方式,承载的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站在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内,黄宾虹《山水图》透出萧瑟荒寒的古典意境,曹熙《松风桐韵图》对妙不可言的“风”与“韵”进行捕捉,宋元以来画家们不断创作的“高士观瀑”图,典型地表达着中国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这些蕴藏着民族心灵密码的作品,让观众情不自禁地想象画家如何凭借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江苏当代书画院院长毕宝祥总结出评判山水画的三个维度——格调、技术、个性。

      在毕宝祥看来,格调决定着艺术的品位,中国人认为“画忌六气,第一即为俗气”。格调有雅俗之分,可细分为雅、雅俗共赏和俗,当下要格外警惕故弄玄虚的作品冒充大雅,却被人们误认为“看不懂的就是艺术”。

“其次,技术决定艺术的水准。就山水画而言,技术包括造型、用笔用墨、设色和章法。最后,个性决定艺术的面貌。个性就像艺术家的‘人设’,人设须是水到渠成的,是西方人讲的‘熟悉的陌生’,是中国人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格调高的作品才能动人,技术好的作品才能服人,个性强的作品才能抓人。三个方面并重,才是好的作品。”毕宝祥说。

      眼下,当代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鹰美术馆、金陵美术馆等都是展陈当代艺术的阵地。那些标榜着先锋性、现代性,但不再囿于“美”的作品,对普通观众的艺术观念、欣赏惯性提出了挑战。

      “当代艺术的主题和形式常常就来自此刻我们共同经历的时代,我猜测观众们主要不是‘看不懂’,而是疑惑这些作品怎么和既往印象里的‘艺术经典’很不像。”四方当代美术馆策展人王彦钧笑着说。

艺术观念的更新,是美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王彦钧看来,“当代艺术”广义上就是“直面当下的艺术”,它往往探索新感受、新形式,去打破对艺术和感知的预设框架,向生活表象提出问题,鼓励人们换一个角度去重新想象此刻的处境。不妨看看当代艺术的重要起点——马塞尔·杜尚1917年创作的《泉》,这只从商店买回的小便池因为艺术家观念的荷载,被奉为艺术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在工业化大生产兴盛的20世纪,当这样一个不神圣、不原创的产品被摆进号称艺术自由的展馆时,事实上在提问:什么是艺术?艺术有边界吗?

       王彦钧非常推崇谢德庆和琳达·莫塔诺两位艺术家合作的作品《绳子》。一根系在二人腰间的绳子把他们拴在一起,共同生活了整整一年。其间既不能解开绳子,也不能相互接触。在王彦钧看来,这件作品使用简洁的形式和严谨的态度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人性实验,叩问着人与人之间共处关系的极限。而过程中,隐私、距离、友情、生活的复杂纠结一样令人动容。

亲近艺术

      从享受“现场感”开始

      站在周京新近作《战士系列》面前,艺术爱好者思凡被震撼了:且不说墨的丰富表现力使人惊叹,艺术家对英雄的理解也耐人寻味。伟大与平凡、美与不美矛盾性地共处于同一画面。它的色彩、构图是极其简单的,背后蕴藏的历史、心灵的空间却无比浩瀚。

      “亲近艺术就是从享受‘现场感’开始。”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笑道。只有来到“现场”,艺术的“灵韵”才会真正释放,艺术欣赏的深层次话题才可能被打开。

      “拿《战士系列》来说,我没有太回避英雄身上的缺点,他们在生活中的样子可能就是有点儿讨人厌,但在战场上,他们又是顶天立地的。一个艺术家有了丰富的生活积淀,就会发觉感人的人和事中,也有苦涩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审美的第一感觉未必是愉悦。”

       在周京新看来,艺术欣赏不妨从感兴趣的点入手,同时勇敢地让感觉“张开翅膀”。

      “拿到一幅画,你感兴趣的可能是里面的人物长得怎么样,或者忍不住想数数《清明上河图》里有多少人,他们的阶层、衣着、表情如何——没关系,这些角度都很好。从感兴趣的点入手,有了兴趣,自然就有钻研的劲头,你就愿意去‘计较’、去对比,看这幅画和那幅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接下来就去查一些相关资料。美育就是这样一个兴趣和认识不断增加的过程。没必要被他人或美术史上的论断所牵绊,艺术欣赏就是要让自己的感觉‘张开翅膀’!”

        在青年策展人郁文看来,从“感觉”入手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艺术创作本质上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理性’的通路。”在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在公共艺术项目中提出了聚焦“公共感性”的主张。眼下,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美育的核心是培养感性素质,新美育应该重塑“感性教育”。

       “相关的背景知识当然有助于观众对艺术家作品的揣摩与理解,学习和了解中西美术发展史,有助于我们鉴赏绘画作品。但绘画是视觉艺术,观众的直觉感受至关重要。你能感受到美,你能有所动情,这就反映出了绘画的魅力。”江苏省油画学会会长陈世宁说。

         除了“张开感觉的翅膀”,美育同时是一个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时代性课题。聚焦于“艺术展”这个小小的切口,会发现好的策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功能。

         每次看展,莎莎都会留心拍下展览的《前言》和展墙上的文字。比如江苏省美术馆的一场版画展,就邀请了《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撰写《前言》,尚辉对现代艺术“词”与“物”的多义或歧义关系的解析,为莎莎理解现代艺术提供了一个视角。金陵美术馆则在展墙上挂了许多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参展艺术家的采访视频,邱志杰关于“艺术家要提供第三阶的知识,一种超越知识的知识”的观点,让莎莎思索良久。

        在林书传看来,策展人的基本职能是“翻译”,让观众顺利地进入到探讨艺术的语境中。

       面对一堆当代艺术佳作,是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梳理策展,还是重在给观众带来情绪上的体验,用艺术之美鼓励他们积极对待生活?德基艺术空间刚刚闭展的《生息自光年》最终选择了后一种策展方式。

策展人把27位国际新晋当代艺术家的61件(组)作品分为《峡湾》《润泽》《神话》三个篇章,通过线条、色彩、材质的变化,以季节的交替、时间的流动,引领观者体悟生命的不息。先是高耸、冷峻的走廊,一如冬天的洁白与漫长;接着是逐渐融化的冬天在眼前苏醒,观众惬意地感知着春的讯息;最后,斑斓的色彩逐渐弥漫,一扫混沌,渡向光明。

       德基艺术博物馆馆长艾琳认为,“看懂艺术展有一个隐藏的前置条件,那就是观众本身不要恐惧艺术。很多人潜意识里抗拒艺术,担心自己‘既然看不懂,那为什么要去看展?’因此,我们希望自身的策展尽可能做到亲切、随和,策展人在传达学术观点、传递美的体验、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说人话’,否则容易把观众吓走。”

        最近,德基艺术博物馆“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大受欢迎,正是源于馆方立足观众视角的一次强策展。千年前的宋代市井生活,经过文物数字化处理后,放大了100倍的《金陵图》就像一部叙事纪录片,从观众面前的巨幅屏幕上流过。戴上定位手环,就能一秒变身画中人物,亲身感受宋代市井的繁华,甚至和宋代的外卖小哥偶遇。这场展览帮南京观众理解了我是谁’‘我在哪儿。深度理解文化,才能文化自信。如何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深度理解?艾琳说,就从从容地走进一场艺术展开始。

       艺术公教,

       重建艺术与大众对话的通道

       617日,至雅及众——美育系列讲座第一场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市民芯慧一大早转了三趟地铁赶来听,听后感叹:不虚此行!

第一场的主题是“新金陵画派”成员余彤甫,主讲人是南航的王宗英。芯慧发现,王宗英的讲解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时常为中国画艺术注入新鲜的见解。如她用木心的“《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和人们评价张爱玲的“兀自燃烧的句子”,来区分画家的“属于时代”与“超越时代”,很有启发意义。她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她看来,国画转型发展中的一些作品记录性强,但创造性弱。

芯慧感叹,艺术门外汉经常不自信,专业人士保持诚实,才能给观众带来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这和周京新的观点不谋而合。“艺术公教需要艺术家‘真实到场’。‘到场’不是让艺术家杵在观众面前,而是当他们面对观众时,保持真诚和本色。”周京新办个人画展时喜欢让台下观众自由发问,琐碎到“你用的什么毛笔、什么宣纸”,他都耐心地一一回复。每一次提问与回应,事实上都构成艺术公教的最小实践单元。

       回到美术馆层面——“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的思路转变,使公共教育逐渐成为美术馆的核心使命。美术馆的艺术公教,教什么?怎么教得更好更有效?这些问题抛在了美术馆人面前。

       林书传对多年前广东省美术馆的一次公教项目记忆深刻。600多名女劳教人员在艺术家的指导下,将红纸撕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红人,每个小红人都代表一个重塑的新我。她们将小红人粘在鱼线上,由氢气球带上蓝天。新我渐飞渐远之际,岛上响起了欢呼声……

       在林书传看来,美术馆的资源珍贵而有限,这要求它必须走出少儿培训班式的同质化、低层次发力方向,走到社区、乡村和特殊人群中,走到迫切需要美育滋养的地方,去作出它的贡献、承担它的责任。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与铸魂的重要节点就在于青少年,因此青少年的审美教育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面向。”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王法对记者说。2021年,省美术馆公教部开始实施用艺术启迪心灵——乡村青少年美育计划,成为该馆的六大公教品牌之一。馆方联合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小学美术教研组负责人,和南艺、南师大、南京特殊师范等多所高校的美术教师,组建了一支近40人的专业授课团队,两年来在江苏、陕西、江西、西藏4省(自治区)19个县(区)的30余所小学、2个教学点、4个社区(村部)、活动中心累计开设了线上线下美育课程40余场。

      “有的教学点一个年级里只有一两个学生,也坐在课桌旁认认真真地听。有的连数学老师都跑来听课,说要把艺术带回去给孩子。还有村小校长发来微信,问暑假能不能把他们的美术老师送过来学习……”在开展乡村美育实践的过程中,省美术馆公教部主任高木从无处不在的细节中,感受到乡村对艺术的渴望。

       更多的问题还在提出:简单的、碎片化的公教活动能不能变成系统化、专题化、连续化的艺术学习?美术馆能否少一点高冷,为观众理解艺术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资讯服务?艺术导赏线上课程能否拍得更有趣、更适应短视频时代的信息接收习惯?艺术家能否与大众进行更深入有效的对话?

        “时代呼唤着美术馆提供更加精细化、精准化的公共服务。”王法说。以省美术馆为例,今年他们针对全省的美术馆现状、全省乡村青少年的美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厚厚的调查问卷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精准“司南”。德基艺术博物馆在“讲解词”方面继续深耕。对单场展览,馆方准备的讲解资料可能多达6个小时,方便观众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审美需求自由拣择。

        作为一家在全国艺术界都有影响的艺术行业垂类媒体,江苏乙观文化传媒在做的,则是重建艺术与大众对话的通道。

      “现在的艺术类媒体很多,要么太专业、太学术,要么是另一个极端,乙观试图在两极之间做出一些平衡。”乙观文化传媒总经理杨惠娟说。为保证专业性,乙观的每一期选题都由策展人、专家委员会商讨选定,但在具体的展陈上,又呈现出作为媒体鲜明的公共意识和人文思考。乙观的产品主要关注那些在艺术创造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人”——立足于他/她所处的时代背景,追问技法、风格的形成源流,和他/她的艺术探索如何为时代注入新的精神能量。

      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让普通人在走进一场艺术展时,开始不再那么胆怯和迷茫。

       打卡了许多展览后,莎莎终于对看展有了些许心得——

       从李斛的作品到“新金陵画派”,她真切地看到了中国画“笔墨随时代”的不懈努力。凝视着托马斯·劳伦斯爵士笔下娇艳明亮的红衣男孩,莎莎为这位13岁夭折的少年感到无比痛心。徜徉于当代艺术展,艺术家们把无限丰富的材料、形式引入艺术,强劲地刷新艺术的天际线、拓展艺术的疆域。艺术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让人类广袤的心灵越过差异凝聚在一起,也帮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世界、更多元地表达世界。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