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社会美育>
阅读文章

当艺术遇见小岛!用艺术赋能乡村建设,以美育推动精神共富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2-08-12 10:18:30

本网讯7月下旬,中国美术学院赴舟山市新建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40余名师生赴定海区新建村,携手打造舟山“美育示范村”。在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与实践活动中,用艺术赋能乡村建设,以美育推动精神共富。

新建村以海岛地区“景区化”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拥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实践团队以乡村美育为出发点,立足于一流艺术院校的优势与特色,结合新建村现实发展需求,在美育课程的开发教学、数字影像的记录、艺术产品研发设计等方面深入探索,力求彰显当地文化特色,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深挖海岛文化内涵,开发乡村美育课程

舟山向海而生,拥有丰富的海岛文化资源。此次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当地艺术特色学校,并对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当地自然人文景观展开调研实践,依托于美院“乡村艺课”这一品牌优势,探索研发出一系列契合舟山本土文化的特色课程。

课程教学在沈家门第四小学展开,授课团队通过“你说我画”的小游戏,引导小朋友理解清代画家聂璜的故事,体会从听闻海洋故事到转变为艺术创作这一过程,并在互动体验、动手创作中引导其深入理解海洋文化的无穷奥秘。

不同于传统的美育课程教学,团队此次实践紧密结合舟山的海岛文化内涵,在乡村特色文化基础之上发挥中国美术学院的育人优势,提升儿童的文化感知力。

团队也通过结合当地的各类自然资源,开展了摄影蓝晒、美术创意更多丰富类型的美育课程,旨在以艺术之美激发儿童的文化创造能力。

倾听乡村动人故事,记录海岛共富之路   

影像记录是美丽乡村最动人的语言,平凡奋斗者是乡村振兴最朴素的表达。团队以社会实践为契机,深挖新建村背后的动人故事,用影像记录美丽乡村的发展史,以小见大,展现海岛共富之路。

实践团队走访了多户村内居民、农家乐及民宿老板,在收集大量音画素材基础之上构思创作出初步的创作脚本。

影片脚本以展现新建村农村新面貌与返乡村民助力乡村振兴为两条主要线索路径,核心聚焦在对三位乡村创业者的采访上。“这家乡村书店延续了我对乡村工作内容的热爱,也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未来的乡村也一定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机遇。”在采访中,当地乡村书店朱老板动容地向团队成员讲述道。

“一场美丽的遇见和邂逅”是团队对于此次新建村之行的诗意总结,并将主题影片命名为“新建新遇”。这部微影片,有力地展示演绎了新农村的新生力量,致敬美丽乡村的朴素建设者,也呼吁未来有更多的力量一起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

整合乡村艺术资源,延伸设计创作价值

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实践团队对新建村的现有视觉、空间设计系统进行全面调研与了解,在了解到部分建筑空间布局的局促性后,考虑到游客感官体验需要,初步建立了乡村改造设计思路与方案,并围绕农村品牌形象、农产品包装及非遗文创产品等方面展开全面的研创设计。为体现生态泳池的理念,团队成员为新建村渔人码头的石墙绘制了多样丙烯画,连贯渐变的昆虫形象跃然墙上,吸引村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留念。

团队创造性地使用海里山间、海中山庄等概念,打造“岛中绿水,海上青山”这一全新的新建村品牌形象设计系统,设计整体昂扬向上,寓意着欣欣向荣的乡村发展。同时结合二十四节气,进行季节性农产品包装设计,推出“金塘李礼盒”,将传统文化注入到礼盒内涵之中。

在空间设计方面,团队对海岛民宿区窄巷空间、新建村口景观墙、露天电影广场等进行视觉优化与改造,并将新建村民宿区巷道进行取景、建模、渲染,融为立体书文创产品,将乡村窄巷青瓦之美装进书本拥有者的家中,增强艺术的感知力量。

来源:浙江新闻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