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社会美育>
阅读文章

社会环境美育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06-27 14:26:29

社会环境美育

  社会环境美育是指通过社会环境美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审美教育。社会环境美育是人类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向和美的规律,通过社会劳动,创造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伦理关系、文化氛围,并以之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进行陶冶和教育。加强社会环境美育,将有助于人们在工作、学习上提高效果,在生活上提高审美情趣,在对人的优良气质的形成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加强社会环境美育必须加强思想文化建设,也就是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优化社会风尚。要使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充满人间真情的社会风尚占主导地位。社会环境美育的实施,关键在于要有美育的自觉性,要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社会环境,这样就能在社会活动中成为美的接受者和授予者,使整个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开展社会环境美育,这将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继续”美育与和谐社会

 

  人们大都把现在的“继续教育”理解为“成人教育”,事实上,这种“继续教育”主要是在“继续”着智育,而教育的其他部分,比如美育,是缺失的。尽管有些专业开有《美学原理》,其中有《美育》章节,却是作为一部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依然是属于认识教育的智育,并没有成为真正针对成人的“美育”。大家似乎约定俗成地认为“美育”是专对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教育?

    抑或认为在“继续教育”之前对成人的“美育”早已经完成了。其实不然。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人追求人生的情趣和理想境界为目标的教育。如席勒在《教育书简》中所说,是“培养我们的感性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对人来说,这应该是与生相伴的。

  现在我们有一个崇高与美好的目标,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由于成人更多地“在世上”,所以建造与支撑这个和谐社会的骨骼的,无疑是成人。那么,什么样的成人才能完成这样的历史承担呢?显然,作为建造与支撑和谐社会的骨骼的成人,首先应该是人格和谐与完整的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就不仅仅需要智育,而且需要美育。

    只有没有任何功利与私利目的的审美活动,才能消解人在现实世界生存中的扭曲与异化状态,成为自由、完整的生命存在。美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确定一种“审美的态度和人生观”,从根本上协调人在现实中的情感心理,化解被物质化的生活积聚的焦躁、抑郁,而使其处于一种审美的状态,实现生命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主要是人格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也就是超越了物质局限的自由的人——审美的人。但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人,常常为了实用的和有私的目的,被束缚在一定的生活方式中,过着单一的生活,做着单一的事情,体验着单一的情绪,因而只有单一的向度。

    这种人的自我异化,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上,可以通过利己心与功利心的克服与扬弃而实现超越。而审美活动作为一种无私的和非实用的活动,就是个人自我超越的一种形式。当然,审美的人生并不排斥功利,因为人始终都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但是功利决不能成为人生的主导,生活态度决不可物质化。

 

试论信息时代的美育  
 
       
[摘要]:美育作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传统美育作为道德培养的载体而存在,工业文明时期美育担负起解决资本主义文明造成的人格分裂的问题的重任,现代信息社会中,美育则集中体现为现代人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况的全面关照,力求达到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类自我的和谐关系。
    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美育作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早在公元前五、四世纪,我们的先哲就提出了“六艺之教”的教育思想。孔子也提出了“诗教”、“乐教”的问题。西方从古希腊社会起就提倡进行所谓的“缪斯教育”,即通过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来陶冶人的精神世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美育更多的是作为培养道德品格的载体而存在的,它要求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来规范个性情感,通过审美、艺术等活动来达到对人格的陶冶,是使人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真正的人的根本途径。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欧洲工业文明使理性主义开始走向并最终占据了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主流地位。一方面,理性主义统治了哲学、教育等领域,主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理性主义也导致人们疏离自然、忽视感性能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人类精神的相对空虚和僵化以及人类自身为物所役的异化状态。面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卢梭提倡进行自然教育,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具理性对人的本质的异化。1793年,德国著名诗人席勒从人性和美的同一性出发提出“美育”的概念和理论。他针对理性统治一切的现状严肃地提出:人格的完整不仅需要理性的一般法则,而且需要感性的特殊法则,这样才能保持或恢复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从而保证人格的完整。在他看来,理想的人格应该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既能进行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总之,理想的人格就是要达到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精神与肉体的完美和谐。为此,他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本性)的这种完整性”[1]。这种“较高的教养”就是美育,而它的着眼点就是人的“情感教育”。席勒的这种主张虽有乌托邦之嫌,但不能否认这是他针对现代化进程所发生的文化危机而提出的一种人的生存理想和教育策略。自此之后,美育开始担负起解决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类造成的人性的肢解和人格的分裂问题的重任。
    在我国,美育则被赋予了改良社会的重任。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首次在国内提出“美育”的概念,将美育列为“完全之教育”之一部,把它视为“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达完美之域”的手段,同时“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不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在北大开设美学课程并亲自讲授。他以对审美(情感、感性、美育)的肯定与强调来面对现代世界的理性化现实,同时从与康德等人相近的思想观点出发,提醒人们“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审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现代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之一。宗白华继承了传统的儒家美育思想,他一方面肯定:“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实在就是美感教育”,另一方面有感于中国近代社会以来“乐教的丧失”,“一种人类的狭隘、自私、暴戾、浅薄、空虚、苦闷,充满了社会”,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近代欧洲,恢复传统的乐教和诗教来抵制人类社会种种的弊端。总体来说,中国美育的现代转型从此开始,但是在我国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育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美育才又一次被正式地、明确地列入国家教育方针。”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以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为标志,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历史发展到今天,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全球经济呈现为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化的趋势。科技与信息在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同时,也以其强大的工具理性的威力凌越了表现理性,引起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体系的变化。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也对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纪之交,我国已经站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上,处于全球化的语境下,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益处和弊端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也都有所体现。人们可以享受方便快捷的高科技产品,却面临着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步恶化;可以自由选择文化消费方式,却无法避免形象思维的模式化和想象力的贫乏;可以飞来飞去拥有国际朋友,却难以保证对亲朋好友的情感付出;……如此种种。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从而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质量,关注生命本体的自由发展。担当这一任务的自然还是非美育莫数。在这种形势下,美育的实施要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通过富有趣味个性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人的“理想人格”。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现代和未来社会的人,使他们具有一种诚实、善良,对社会的责任感,对自然及人类的同情与热爱,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信息社会实际要求的是人类通过美育来恢复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类自身的情感关爱,实现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及生存状况的集中关照,最终确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如果说传统美育以社会的要求为核心注重道德品格的培养,工业文明时期美育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社会发展到今天,美育则集中对由社会、自然、人类自身所构成的人类生存样态进行整体关照,最终要确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在我们看来,这种关照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美育通过关心自然关照人类自身。
    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历史。人类的进步是伴随着自然的破坏而进行的。人类从一开始对自然的畏惧,到逐步地战胜自然,甚至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驾驭自然,一直是与自然处于一种相敌对的状态下的。这种敌对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危险,那就是来自自然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取消了。”[6]伟大的先哲们的预言并非耸人听闻。当我们为今天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自然资源匮乏等等生态问题而焦虑的时候,我们也会想起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特在18世纪对人类面临的这一尴尬局面的寓言性的描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当人看着整个的自然都来反对他,并且威胁着要毁掉他的住处时,他是该如何地恐怖呵!当人们看到一个如此残酷地折磨人的自然,一个就要毁灭的世界,一块土地被撕裂开,给许多城市、省份、整个民族作为坟墓的时候,这些赤手空拳的人民的惶恐不安该大怎样的呵!”
    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现代人已经很少有时间去体会在阿尔卑斯山谷中“慢慢走,欣赏啊!”的从容与美妙,也失去了对造物主赋予我们的落日余辉、大雪初霁、秋水天长、新桐初引……种种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珍惜。当人类对自然的忽视已经达到极限时,自然以它的实际行动迫使人们放弃极度膨胀的人类中心、理性至上的思想,开始去以一种与理性文明迥然不同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的世界,重新认识自然对人类的孕育之恩。因此,信息社会的美育应该帮助人们充分挖掘关注自然,关注生存环境的自觉意识,并要将这种意识付诸实践,同时要力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系,以替代以往的敌视与对立。毕竟,“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在一定意义上,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其次,美育通过关注社会关照人类自身。
    人是社会的人,总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而存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美,“不单是指个人的行为、活动、事功、业绩等等,而首先是指整个人类的生长前进的过程、动力和成果。”它是对人类通过认识、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达到的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集中体现。
    美育对社会的关照体现为努力建立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的审美关系。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遵循一种协作原则,这本身是有利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建立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表现为道德的败坏以及现代人精神的空虚异化,这就是人与社会关系不和谐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日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需要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健全的法律的外在强制性制约;
二是公民的道德意识的内在强制性制约;
三是通过美育建立起来的自觉的维护意识。在审美层面上,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曾经盛极一时。在我国,大众文化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它扩大了现代人群的文化视野,满足了现代人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成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平面化、无意义、无深度、平庸化甚至低级趣味等特点,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在审美层面的表现。一些文化产品为满足商业目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其中,对大众尤其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另外,伴随着影视、网络的发展而来的“读图时代”将艺术形象明确化、平白化,缩短了人们的思考时间,更能适应短平快的现代人生活,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现代人形象思维的弱化、想象能力的贫乏、艺术感受力的模式化以及欣赏品位的肤浅化等等弊端。以上这些由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审美层面的种种不和谐要求我们通过审美教育现代人自觉地遵循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来自觉地抵制垃圾文化以及其他不良事物的侵袭,通过美育来辅佐道德教育,进一步提高现代人的道德自律意识,以此来减少腐败、走私、贩毒以及种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再次,美育通过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情感关爱来关照人类自身。
    美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教育,是通过情感的驱使来塑造完善的人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人的心理能力被分成知情意三部分,美学是专门研究情的部分的,与此相关的美育自然可以被界定为情感教育。把“情感”引入了审美领域,这是康德美学的贡献之一。朱光潜也把“情感的解放”作为美育的心理解放功能的第一项功能。美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完美的人格,也就是通过美育能够使人的理性与人的感性生命沟通,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达到协调,让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塑造一种健全完善的人格。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可以引导人们进行充满个性色彩的审美历程。这本身就是对人们的情感的培育。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随着机械化的工业流程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机械化的思维方式,甚或是感情的冷漠与僵化。笔者下面要举的例子或许有些人会称其为耸人听闻,但这的确是一件真实的事情。一位颇有文学天分的十岁小女孩在她的一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哥哥,设想了自己与这个哥哥之间的种种故事,其中的一个让人吃惊的情节是妹妹把哥哥杀死了。这当然不是因为利益使然,将其归于丰富的想象力也未尝不可,但是其中所呈现出的对同类的同情与关爱的情感缺席却是应该引起思考的。难以想象一个被这种情感的冷漠主宰了的人类社会,那将是一副怎么样骇人的画面。美育就是要通过培养人的情感,使人的情感获得解放,建构一种高尚的现代人的精神,这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人类自身进一步自由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时代里,社会的进步要求现代人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集知、情、意于一身的现代人应具有更高的求真、求善、求美的能力。以培养情感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理想人格”的美育,在信息社会中作为对现代人的自身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关照方式而存在。关心自然,关注社会,关爱自身,追求审美化的美好生活,是现代人的愿望。通过美育进行审美态度的陶养,审美能力的培育,实现审美境界的提升,最终建设人类生活的美好家园,对每一个现代人来说都是责无旁贷的。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