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社会美育>
阅读文章

钢琴艺术是一种社会美育(图)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6-03-09 09:27:22

钢琴艺术是一种社会美育(图)

儿童组比赛中,小选手正在投入的演奏。资料图片
儿童组比赛中,小选手正在投入的演奏。资料图片

“乐者,德之华也”。毋庸置疑,音乐对一个人的人格培养与社会文明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作为钢琴大国,不仅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还有不少如郎朗、李云迪等佼佼者从国际大赛中脱颖而出。

2月21日,第六届“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在香港落幕,共有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钢琴选手参加了角逐。最终大赛评选出青年组、少年组、儿童组、中国作品A组、双钢琴组等9个组别的奖项。作为一项高规格的国际赛事,大赛不仅为选手们提供了音乐交流的平台,更引发了业界专家、学者对钢琴教育现状以及音乐普及等广受关注话题的热议。

音乐教育家、本届大赛评委陈兆勋表示,“目前国内的钢琴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从业余化走向专业化,这个提高的过程还需要更多努力。从这次大赛的选手表现来看,希望大家可以在如何更深入、细致地表现作品上下功夫。因为音乐在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风格,而每个作曲家在每个时代又有自己的风格,所以细致地表达很重要。同时,音乐更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建议每个学音乐的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多读读音乐史,提高思想的深度与宽度。”获得本次大赛“青年组”第一名的香港选手对此坦言,自己在做参赛曲目准备时,不仅磨练技术,更注重对作曲家的生平、曲目的创作背景了解,了解越深,越能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

“现在社会环境比较浮躁,一些单位在做音乐普及教育时并不是当作一种艺术爱好去培养,而是当成赚钱的工具,很是让人痛心。我接触到了一些基层教学,原本小孩是很有天分的,家长也付出了不少,但他们所受的教育却并不是很好的。作为专业的钢琴工作者要尽可能帮助基层的教师,让正气的东西树立起来,从教者要有责任心和良心。”著名钢琴家、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鲍蕙荞说。

对此,陈兆勋也表示赞同,他说:“中国琴童众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已成共识,业内也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因此需要专业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有着‘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之称的周广仁虽已87岁高龄,但仍旧坚持参与钢琴比赛、教师培训等工作。相比上世纪50年代钢琴家傅聪参加国际比赛的凤毛麟角,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获得“中国作品B组”第一名的天津选手陈玥彤表示,希望自己能够通过音乐将中国特色带到世界的舞台上去。

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李名强教授在谈到中国钢琴教育现状时,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分析说:“我国的钢琴教育主要包括‘专业教育’和‘社会普及教育’两个范畴。在这两个范畴中,我们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成就的取得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钢琴教育是顶级的,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社会普及教育,我们国家都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钢琴音乐要想进一步走向世界,必须进一步提升我国的音乐教育水平和音乐教育品质。”

得到一致认同的是,钢琴教育并非要培养多少艺术家,从另一个角度看,钢琴艺术亦是一种社会美育。正所谓“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组委会主席、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天延认为,“音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高品质的教学工具、强大的依托平台、完善的教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机制。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不是如何使用乐器,而是让人学会怎样去欣赏音乐,教会孩子理解音乐的灵魂。如今,中国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在钢琴艺术领域,比如波兰虽然社会发展没那么快,但他们的音乐很深,是真正源自内心的音乐,因此我们在顶尖人才的培养和音乐普及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