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教育新闻>
阅读文章

杨溪:美育的好心如何得到好报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5-10-02 10:57:26

美育的好心如何得到好报

2015-09-29 01:26:18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杨溪

昨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这是个好消息。一方面,此举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兴趣的选择和特长的发挥;而对于学校而言,能培养出具备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学生,也能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本真。

正应了那句话: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懂得审美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不管是读书、看电影、看戏、观赏大自然,他都能享受审美的愉悦,而且这种审美的眼睛——按照蔡元培所说——一定是超脱的,是非功利的。根据《意见》,国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还原”这双眼睛。

一直以来,社会的眼睛都在盯着学生的分数,我们的教育也因此饱受批评。而实际上,现有教育的最大问题并不是方式、手段方面的困惑,而是在方向上陷入了一个非常功利、非常浮躁的方向。眼下衡量教育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以进名牌大学、越名牌越牛为终极目的,教育成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分数考的高不高,就是升学率,就是名牌大学率。

正因为如此,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培育长期受到了忽视。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什么?李泽厚对此曾有一句哲学语言的表述,他说教育应该是以培育人的情感本体与伦理本体为第一目的,以塑造工具本体为第二目的。换言之,教育应把人本身作为教育目的,而不是把教育变成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

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我们不能轻易地、浮躁地被一种进名校的催眠遮住了理性审视教育的眼睛,而应该看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于是,政府从国家层面推动对审美和艺术的认识与理解,必须为学生弥补缺乏的机会。而对于学校来说,或许不可能马上改变对高考科目和非高考科目的权重,比较容易办到的,似乎就是开设舞蹈、戏剧等课程。

然而在高考这座大山面前,学校、家长、学生对于艺术素养的培养恐怕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考虑实际情况空谈情趣,也总免不了落得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

国家对于教育布局得再精美,也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篇,公众真正所期待的,是行动的落实。推进美育教育没有错,但同样高考制度也没有错。一切错误的根源在于单一的评价体系。开设多种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不是对现有高考评价体系的彻底否定,而是在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的教育应该承认一个一个的人,也承认一群一群的人。因为在“无知之幕”的背后,你可能是一只兔子,也可能是一只乌龟。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