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育器材>
阅读文章

这门清华园里的艺术启示课,你值得听一听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24-10-11 17:22:45


写给读者的话

写给同学

为什么学艺术,如何学?

每个人生来都有一种艺术的情怀,一个艺术的梦想,那就是把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人和事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无可替代。因为,经由艺术的途径,我们有可能发现那些在其他途径中无法遇见的事物。这不但神奇,而且珍贵。在青春年少的时代,我们需要触动这隐隐的情怀和梦想,并借艺术之手使它们得以抒发和实现。目标实现之日,也是我们的创造力被唤起之时。至于艺术怎样学,答案不仅仅来自教师,也同样来自学生。因为艺术的学习就是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和发现:寻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并将它们描绘出来;发现自己独特的表达方法,并将它们确定下来。唯有如此,我们的一生才更加完整,才没有遗憾。


写给教师

为什么教艺术,如何教?

教艺术的教师大多曾学习艺术,并通过艺术的学习热爱了艺术。由于艺术的快乐需要分享,教师也就有了让学生体会这种快乐的愿望。然而,艺术的感受因人而异,教授的方式也会因人而异,这就需要实践,需要研究。在此基础上才出现了艺术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以及专门研究这些理念和方法的人。此外,把教师的所长教给学生,并让他们学习掌握,这是一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所长告诉学生,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所长,这是另一种教学方法。前者涉及“教师想教什么”,后者涉及“学生该学什么”。教师的作用不应是要求、纠正和改造,而是发现、肯定和引导。前者的性质,倾向于曾经的艺术专业教育。后者的性质,倾向于今日的艺术通识教育。

写给学校

为什么开艺术通识课,如何开?

学校的设立是为了培养人,培养人的方式分门别类,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作用,如同人的膳食需要均衡,针对人的教育也不能“以偏概全”。学校需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也需要知道学生“想要什么”。一个人的需要和想要,是要在教学中去辨别和验证的,这既是评价学校教育水准的依据,也是判断教学效果的依据。艺术通识教育从探究学生想要什么始,到确定学生需要什么终。这种用艺术的方式贯穿起来的教育,才是均衡和完整的,这也是艺术通识教学的初衷。





作者李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