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教育新闻>
阅读文章

朱光潜美育观与“日神精神”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0-06-15 17:38:01
朱光潜美育观与“日神精神”

  朱光潜美育思想得研究。有趣的是,在20世纪上半叶,不仅是朱光潜,而且王国维、蔡元培等中国思想文化名家,都不约而同地在“美育”上下工大。一种想法让一个人头脑发热、有所投人,这只是个别现象,假如让中国一群优秀人物都想有所表达,而且一人说了不够,我还要说,这就不是个人问题了,这或许是他们作为民族文化精英,或者像神经末梢那样的民族精神的人格象征,他们在想什么,也就意味着觉醒了的民族精神在想什么。这应该是与“五四”为标志的中国文化转型有关。王国维、蔡元培说过“以美育代宗教”,其实当年国中很少人了解宗教,没有文献能证实王国维对宗教有很深的理解,蔡元培恐怕也是如此,林语堂对宗教倒确确实实感觉到一种灵魂的需求,闻一多的个性和他所理解的基督教精神也有绵密的关系。这就是说,当有人提出以审美代宗教时,两个意思是明白的:第一,中国文化转型,除了破坏,还要建设,建设是一句话,也是一个路向,探寻这一路向的渠道之一,那就是美育,因为美育指向对灵魂渴求的满足,不然“以美育代替宗教”这句话就说不上了,而宗教的目的也是为了灵魂的安宁。第二,他们所以坚信可“以美育代宗教”,至少表明他们眼中的宗教是不尽如人意的,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真正读懂宗教。

  讲到美育,不能不提席勒的《审美书简》,这本书对朱光潜。蔡元培影响很大。中西美学关系史L的“接受”现象赖以发生的根子,都在于“对路子”,这就是说,任何接受都是对自己内心尚未满足的意向或需求的补偿。我要这个东西,苦于没有,忽然有了,于是如饥似渴,接受也就发生。也就是说,在研究朱光潜接受席勒美学思想一案,有两件事情可做:一是文献学层面的,他什么时候对席勒的美育思想感兴趣了?搞美育是要有精神资源的,而席勒提供了这种资源,这是一种浅近的说法,是否还有更深的层面?这就是二,在发生学层面提出朱光潜当年为何对席勒感兴趣?除了席勒,当时就没有其他理论家的美育思想吗?这又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没读过,二是选择的结果。综上所述,表面看来不是问题,实际上都是问题,你若能回答,那就说明你对朱光潜美育理论的研究已能切中脉搏,甚至看清他血液的流动。

  朱光潜曾对其美育思想寄望甚高,希望它能为中国现代世风挽回颓势,使礼崩乐坏的人心不再变得很坏。有时候就是这样,先贤有一个说法,后学首先得同情地理解,但理解不等于认同,故接着还应该思量,他那么说究竟有多少道理。美育能否治愈礼崩乐坏所造成的道德真空?这与其说是一个命题,倒不如说是一个问题。如果通过美育把人变得精致一点,不那么粗俗,讲风度。趣味等,这当然可以,但能否作为一种伦理甚至是价值的代偿?这确实是个问题。朱光潜对美育寄望过高,后学应为美育“减负”。

  当年在中国谈美育,王国维应算是相当早的,在1904-1905年间便谈过,比蔡元培还早。蔡元培是北大校长,所以他谈美育,影响大。朱光潜作为美学家谈美育倒也自然,朱光潜是美学家,但他并非是一个美的原理学家,朱光潜在1949年前几乎不回答美是什么。朱光潜所以能把克罗齐转译得那么有味道,他的美育思想的美学渊源之一所以离不开克罗齐,是因为崇尚“静观”的克罗齐美学骨子里充盈着一种精神贵族气质,这便让土大夫气息馥郁、讲究生命情调的朱光潜一见钟情了。若从人性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士大夫的性格模式,固然有其矛盾的地方(阅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与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但也有其较为丰满的地方。他们可在朝廷当官当得像模像样,但一回到自己家里,“庭院深深深几许”,接着“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人性之恢复倒也及时。他们在朝“先天下之忧而忧”,下班则“后天下之乐而乐”,侯门似海,大门一关,里面满是诗情画意,当然也有荒淫无耻,甚至搞阴谋诡计的。假如把土大夫的生命情调这一块截下来,让它和克罗齐相结合,再用现代学术的、但又不缺少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个人就是朱光潜。所以你读朱光潜,不管他多么推崇克罗齐,你读来读去,总觉得他的语言很亲切,更接近中国的诗话,而不是西方诗学。这就是说,朱光潜作为美学家,他更多的是用西方术语,来描述一个东方读书人乃至士大夫的审美经验或艺术经验。这是他的特点,所以当李泽厚说,美学可以分三大块,第一块叫美的原理,第二块叫审美心理学,第三块叫艺术美学,朱光潜无疑属于审美心理描述大师,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第一位审美心理描述大师。而审美心理描述,本就与美育有血缘关联。因为审美心理是发生在朱光潜这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当他用审美眼光打量山川,其实他已经把人生艺术化了,当他这么想这么陶醉的时候,其人性已经处在一种自由状态。所以只需把他的审美心理学稍稍做一点转换,就成了美育理论。审美心理学和美育理论在朱光潜那里不过是一张脸的两个脸谱而已。

  你想把朱光潜美育思想的内核概括为“调整感觉结构”么?下面几件事你必须做:1.什么叫感觉结构?有几个基本构成因素?2.上述结构如需调整,当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表现在哪?3.如何调整?……皆须—一说明白。李泽厚也讲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其原型是仁学结构,仁学结构由“血缘基础”。“心理原则”、“原始人道”、“个体人格”四要素构成,这四要素在李泽厚眼中整合得非常完美,甚至是乐感的,而西方文化倒是罪感的,中国的要比西方的好,故当初李泽厚没说要调整这结构,因为中国人的心早就被历史所限定了,李泽厚似乎挺欣赏那种一脉相传,一脉相传就无须调整。而你却说朱光潜美育思想的内核是要调整中国人的感觉结构,那么,你就得代替朱光潜说清楚,怎么调整。

  朱光潜说他自己是一个会看戏胜过会演戏的人,这话不管是在民国期间,还是共和国期间,大体属实。民国期间蒋介石曾让他担任国民党中央监委,但他充其量是个客卿式人物,他不会搞政治。从朱光潜的审美理论角度来讲,他认为市美也就是看戏,距离感是明显的,当然这是指审美距离所以川他的审美理论来映衬他的所作所为,以及对照他对尼采的日神精神的阐释,确实这三者间不无互渗。所以若把朱光潜更心仪尼采的日神精神,这一20世纪中西美学关系史的重要史实挖掘出来,这非常有意义。比起发扬蹈厉的酒神精神,朱光潜为何更器重日神精神?因为日神精神所表征的静观心境,和中国传统审美精神,诸如受制于先秦实践理性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内敛、含蓄、蕴藉、冲淡。含英明华。优游涵泳、沉潜往复……,委实非常契合,由此又可鉴,朱光潜搞美学,确实很擅长用西方词汇来阐释他所体会的“国粹”。或者说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也有一个日神存在,这也是经得起推敲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现代文化史对酒神精神则往往是从反传统角度理解的,不仅30年代是这样,80年代还是这样,刘晓波与李泽厚对话,要打破文化积淀的板结层,他就推崇酒神精神,呼喊用感性打碎理性,等等。若明白这些话有人在30年代也说过了,要用酒神精神打碎思维的封闭、感情的压抑,再来读80年代的刘晓波,也就不新鲜了。

  眼下最有意味的问题是:当朱光潜将审美和日神相连,而刘晓波却用酒神来反传统,为什么日神、酒神这对来自古希腊的神话英雄,一俟涉足中国语境,却各各成为不同纬度的符号?因为从学理角度说,讲中国传统文化封闭也好,吃人也好,或讲中国文化建设首先要把人的灵魂从封建中解救出来也好,这与朱光潜所认定的审美心境贵在“静观”,全然是两个纬度,前者是价值层面上的文化抉择,后者是美学层面上的心理描述。也就是说,当朱光潜用日神符号来点化他的中国传统审美经验,这里几乎不涉及对中国文化的价值甄别,诸如是吃人的还是滋润心灵的,是乐感文化还是罪感文化,等等。很可能,本土语境自30年代来,不同的人出于表达自己思想的需要,从尼采那边拿了各自所需的武器,也就是说,朱光潜拿来的日神和其他人拿的酒神,都只解决各自的任务。朱光潜的角色和鲁迅扮演的颠覆传统的角色是两回事情。美学是有它自己的纬度的,美学可以一点不回答中国文化吃人还是不吃人这个问题,这并不妨碍一个中国诗人照样可以写出非常优美的诗,只须他有境界,他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审美理论就像跳高,只描述他怎么跳过去,跳得漂亮不漂亮,至于跳高者的动力为什么那么大,是为了赚大钱呢,还是为了表现人类对地心吸力的征服,就不追究了。

  诚然,若看得深入些,朱光潜美育思想还是可分出表层和深层,表层他是谈审美,深层呢,当然是为民族文化重建做基础性探索。依次推导,则日神阿波罗在朱光潜美育思想框架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限于在纯审美思维层面(表层)扮演“静观”的化身,而且,同时表征朱光潜对中国文化建设所采取的一种温和的渐进姿态。假如真的如此,那么,仅仅从看戏,而不是同时也从演戏的角度,去阐释日神精神,也就不到位了,差别在于:假如颠覆是演武戏的话,那么,朱光潜是在中国文化转型之舞台演文戏,而温和的文戏同样能与日神精神相契。于是阿波罗在朱光潜那里就获得了双重含义,审美理论是一个,文化价值层面又是一个。那么,日神这个形象就不仅仅是朱光潜美学理论的神话符号,同时还是朱光潜面对中国文化转型所持的人格姿态之象征。

  与朱光潜相比,鲁迅绝对是现代文化先贤中最具颠覆性的,胡适是既颠覆又建设,“全盘西化”是颠覆,“整理国故”是建设,鲁迅完全是颠覆,中国人的书可以不看,看古书人会沉下去,就是看外国的颓废的书也是活人的颓废,这自然是矫枉过上。后学读鲁迅,可得慎重,在仰慕先驱的真精神的同时,切勿被先人行文时的意气挟着走,更不宜望文生义。比如鲁迅说看古书人会沉下去,此“沉”为精神消沉之“沉”,不涵盖心境沉潜之“沉”也。因读古籍最忌浮躁,不沉不潜,你就钻入进去,然此“沉”显然人是消沉之“沉”,不信,不妨一读陈寅恪用文言写的柳如是,尽管你沉下去了,但也可以读出神采飞扬来。

  从“五四”前后到三四十年代,本上语境对中国文化转型的姿态大体有三种:一是颠覆性的,比如鲁迅、陈独秀;二是建设性的,比如林语堂,他也狂飙突进过,但到30年代转为温和,又如李K之等,朱光潜是非常接近他们的;还有一种是中国文化本位,民族主义,国粹派。假如把朱光潜的美育理论放到这个格局里看,那就可以见出朱光潜理论的文化含量,这样解读朱光潜,就人仅把他作为美学家,同时把他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价值符号了。

(与张屏瑾合作)

Copyright © 2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