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举办2010年高等学校
声乐专业课程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组织实施2010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5号)及《关于公布2010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82号)的授权,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2010年传智教育系列高校教师研修项目之“高等学校声乐专业课程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将于7月在北京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宗旨
提升普通高等学校一线声乐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善高等学校声乐课教学状况,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
二、研修对象
本科高校声乐课程及相关课程中青年教师;高职高专院校声乐课程及相关课程中青年教师;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声乐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亦可参加研修。
三、研修班开课时间、地点与研修方式
1.时间:7月26日-7月30日
2.地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3.培训方式:邀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声乐教学和演唱的著名教授及声乐表演艺术家授课。研修班采取面对面示范性授课、教学研讨和音乐会观摩相结合的方式。
四、研修内容
1.声乐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针对目前声乐一线教学情况,由国内多位专家讲授一流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改革等.
2.声乐专业教学发展研究
讲授内容涉及最新国内外声乐教学发展动态、实践案例剖析、学院授课模式等。
3.声乐专业面对面示范性教学
本次研修班邀请多位知名声乐专家,每位专家的讲座均安排了一对一示范教学的环节,学员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员在提交报名回执时按自己的声乐方向以及兴趣,选择一位专家进行现场课堂点评及答疑。
4. 优秀声乐示范课笔记出版
在研修班课堂上经由专家一对一授课的演唱作品,学员可对专家建议进行演唱技法的记录和总结,交由我社集结整理后,如达到出版要求,即可汇编成《声乐作品演唱技法集》出版发行。
五、拟邀请专家简介
姓名
|
单位
|
简介
|
王秉锐
|
中国音乐学院
|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从教五十多年来,王秉锐教授门下涌现了苗青、郑咏、金永哲、马梅、杜吉刚、梁召今等一大批在中国声乐界优秀的歌唱家。
|
吴碧霞
|
中国音乐学院
|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吴碧霞能同时掌握中国与外国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是中国少有的集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
|
杨曙光
|
中国音乐学院
|
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杨曙光的演唱和教学专注于怎样把国外先进的歌唱技术与中国的本土音乐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演唱风格结合起来,被誉为我国声乐教育园地里不可多得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
马秋华
|
中国音乐学院
|
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1982年开始专门从事声乐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近30年。到目前已培养学生数百名,如戴玉强、王丽、王莹等已是现今中国优秀的歌唱家。
|
郭淑珍
|
中央音乐学院
|
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声乐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声乐教学成绩卓著,几十年来培养了数百名中、外学生,如方初善、孟玲、张立萍、宋祖英、幺红、郑绪岚、陈亚洲、柯绿娃、吴碧霞等。
|
赵登营
|
中央音乐学院
|
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赵登营教授通过对不同作品的选择运用,明确告诉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多次被邀请到各地艺术院校讲学,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
孟玲
|
解放军艺术学院
|
孟玲教授是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多年来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兢兢业业的从事声乐教学工作,一直把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青年歌唱演员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先后培养出王宏伟、刘和刚、泽旺多吉等众多优秀歌唱家。
|
孟新洋
|
中央民族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声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曾多次担任全国声乐大赛评委,长期从事少数民族声乐演唱及少数民族声乐研究。他在教学中注重自身风格而又在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揉进了西方传统技法的合理部分。
|
顾平
|
上海音乐学院
|
从1988年起,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从事声乐教学工作,现任声乐系常务副系主任,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并兼任周小燕歌剧中心副主任,培训部主任。成功演出过多部歌剧角色,并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
宋波
|
上海音乐学院
|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被波士顿《环球日报》评论为“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近年宋波在许多国内外重要比赛中担任评委,同时担任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他培养的弟子频频囊获国际大奖。
|
六、研修班费用
教师:2900元/人/期(不含食宿),3800元/人/期(含住宿以及早中餐,晚餐自行安排)。
学生:2000元/人/期(不含食宿),2900元/人/期(含住宿以及早中餐,晚餐自行安排)。
(注:食宿如有特殊要求,请提前与研修班会务组人员联系)
七、发放结业证书
研修结业后,达到要求的教师学员将统一发放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共同颁发的“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对参加研修并获得结业证书的人员,所在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之一。
参加研修的学生学员,统一发放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颁发的“高校声乐专业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八、报名事项
参加研修班的人员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回执(附件一)的方式(尽量选择前两种方式)报名。报名时请务必写明各项详细信息。
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7月24日
联 系 人:张卓卓(010)58556631 13522836385
雷 铮(010)58581421 13601036751
朱 莎(010)58586032 13811580746
回执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025室
声乐研修班办公室 (收)
邮 编:100029 传 真:(010)58556634 电子邮箱: art@hep.com.cn
九、报到时间、地点
时 间:2010年7月25日 8:30—22:00
报到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B座(马甸桥东南角,辽宁饭店对面)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马宾馆大厅
注:本次研修班的相关信息请登陆 “艺术教育资源网http://www.arts-r.com.cn” 查阅。
附件1:2010年高等学校声乐类课程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回执
教师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技 术 及
行政职务
|
|
学历
|
|
E-mail
|
|
联系电话
|
|
手机
|
|
详细工作单位
|
|
详细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主
要
授
课
情
况
|
课程名称①
|
|
学时数
|
|
讲授
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 )专业主干课程
( )本科生课程 ( )研究生课程
|
课程名称②
|
|
学时数
|
|
讲授
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 )专业主干课程
( )本科生课程 ( )研究生课程
|
科
研
简
况
|
|
选择专家
|
|
是否包食宿
|
|
预计到达时间
|
|
备 注
|
|
注:此表复印有效,请认真填写。为安排好参会代表的住宿和领取教育部人事司、高教司联合颁发的培训证书,务请参会代表在7月23日前将本表传真、电子邮件或邮寄至会务组。
传智文化系列研修项目组委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编辑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
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举办2010年高等学校
民族音乐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组织实施2010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5号)及《关于公布2010年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82号)的授权,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2010年传智教育系列高校教师研修项目之“高等学校民族音乐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将于8月在北京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宗旨
提升普通高等学校一线民族音乐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善高等学校民族音乐专业教学状况,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
二、研修对象
本科高校民族音乐专业及相关课程中青年教师;高职高专院校民族音乐专业及相关课程中青年教师;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民族音乐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亦可参加研修。
三、研修班开课时间、地点与研修方式
1.时间:8月9日-8月12日
2.地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3.培训方式:邀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民族音乐领域的著名教授专家授课。研修班采取授课、研讨、课题研究和精品课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四、研修内容
1.民族音乐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针对目前民族音乐一线教学情况,由国内多位专家讲授一流院校的课程
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改革等.
2.民族音乐专业教学发展与科研
讲授内容涉及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发展动态、实践案例剖析、学院授课模式等。以及给院校教师自主科研提供思路和方法。
3.课题研究实验
研修班将设计多种课题模块,学员按兴趣选择课题,可在学习期间或是
研修结束后自行完成,最后的结题成果将会在专门的网站进行发布,优
秀的课题成果可集结成册予以出版发行。
五、邀请专家及授课内容
姓名
|
单位
|
授课内容
|
田青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高校民族音乐专业设置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乔建中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高校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为什么要“传承”?如何“传承”?
|
赵塔里木
|
中国音乐学院
|
高校民族音乐的培养模式以及新疆木卡姆音乐介绍
|
王耀华
|
福建师范大学
|
爱、熟、深、研——我的《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体会
|
陈自明
|
中央音乐学院
|
世界民族音乐概览及其在中国的教学发展
|
何晓兵
|
中国传媒大学
|
中国民族音乐的现代媒体传播
|
修海林
|
中国音乐学院
|
民族音乐教育的学术传承与当代选择——以昆曲《纳书楹曲谱》为例
|
杨虹
|
中国音乐学院
|
高校教师如何借鉴田野采风推动教学与科研
|
六、研修班费用
教师:1900元/人/期(不含食宿),2580元/人/期(含住宿以及早中餐,晚餐自行安排)。
学生:1200元/人/期(不含食宿),1880元/人/期(含住宿以及早中餐,晚餐自行安排)。
(注:食宿如有特殊要求,请提前与研修班会务组人员联系)
七、发放结业证书
研修结业后,达到要求的教师学员将统一发放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共同颁发的“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对参加研修并获得结业证书的人员,所在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之一。
参加研修的学生学员,统一发放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颁发的“高校民族音乐专业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八、报名事项
参加研修班的人员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回执(附件一)的方式(尽量选择前两种方式)报名。报名时请务必写明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学校、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8月8日
联 系 人:张卓卓(010)58556631 13522836385
雷 铮(010)58581421 13601036751
朱 莎(010)58586032 13811580746
回执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025室
民族音乐研修班办公室 (收)
邮 编:100029 传 真:(010)58556634 电子邮箱: art@hep.com.cn
九、报到时间、地点
时 间:2010年8月8日 8:30—22:00
报到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B座(马甸桥东南角,辽宁饭店对面)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马宾馆大厅
注:本次研修班的相关信息请登陆 “艺术教育资源网http://www.arts-r.com.cn” 查阅。
传智文化系列培训项目组委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编辑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
附件1:2010年高等学校民族音乐专业类课程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回执
教师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技 术 及
行政职务
|
|
学历
|
|
E-mail
|
|
联系电话
|
|
手机
|
|
详细工作单位
|
|
详细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主
要
授
课
情
况
|
课程名称①
|
|
学时数
|
|
讲授
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 )专业主干课程
( )本科生课程 ( )研究生课程
|
课程名称②
|
|
学时数
|
|
讲授
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 )专业主干课程
( )本科生课程 ( )研究生课程
|
科
研
简
况
|
|
是否包食宿
|
|
预计到达时间
|
|
备 注
|
|
注:此表复印有效,请认真填写。为安排好参会代表的住宿和领取教育部人事司、高教司联合颁发的培训证书,务请参会代表在8月6日前将本表传真、电子邮件或邮寄至会务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关于举办2010年高等学校
舞蹈学课程教学和研究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组织实施2010年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25号)及《关于公布2010年高等学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0〕82号)的授权,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的2010年传智教育系列高校教师研修项目之“高等学校舞蹈学课程教学和研究教师高级研修班” 将于7月在北京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宗旨
提升普通高等学校一线舞蹈学专业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善高等学校舞蹈学课程教学状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
二、研修对象
高等学校舞蹈学及相关专业课程教师;中等舞蹈学校舞蹈学课程及相关专业教师;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舞蹈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亦可参加研修。
三、研修班开课时间、地点与研修方式
1.时间:8月2日-8月6日
2.地点:高等教育出版社
3.培训方式:邀请教育部主管部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教授专家授课。研修班采取授课、研讨、课题研究和精品课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四、研修内容
1.舞蹈学专业课程设计研究
针对目前舞蹈史论一线教学情况,由国内多位专家讲授一流院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改革等,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演出观摩等活动。
2.舞蹈学教学发展研究
讲授内容涉及最新国内外舞蹈史论教学发展动态、实践案例剖析、学院授课模式等。
3.课题研究实验
研修班将设计多种课题模块,学员按兴趣选择课题,由导师负责带领,给予学员研究思路的提示,可在学习期间或是研修结束后自行完成,最后的结题成果将会在专门的网站进行发布,优秀的课题成果可集结成册予以出版发行。
五、邀请专家及授课内容
姓名
|
单位
|
授课内容
|
冯双白
|
文联舞协
|
当代舞蹈发展现状概览
|
罗斌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舞蹈文化人类学
|
欧建平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外国舞蹈作品鉴赏教学
|
茅慧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中国舞蹈史的教学
|
袁禾
|
北京舞蹈学院
|
中国乐舞的美学境界
|
金秋
|
北京师范大学
|
日韩舞蹈
|
郑慧慧
|
上海师范大学
|
中外舞蹈教育比较
|
六、研修班费用
教师:2100元/人/期(不含食宿),2950元/人/期(含住宿以及早中餐,晚餐自行安排)。
学生:1200元/人/期(不含食宿),2050元/人/期(含住宿以及早中餐,晚餐自行安排)。
(注:食宿如有特殊要求,请提前与研修班会务组人员联系)
七、发放结业证书
研修结业后,达到要求的教师学员将统一发放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共同颁发的“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对参加研修并获得结业证书的人员,所在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之一。
参加研修的学生学员,统一发放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颁发的“高校舞蹈学专业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
八、报名事项
参加研修班的人员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回执(附件一)的方式(尽量选择前两种方式)报名。报名时请务必写明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学校、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7月31日
联 系 人:张卓卓(010)58556631 13522836385
雷 铮(010)58581421 13601036751
朱 莎(010)58586032 13811580746
回执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025室
舞蹈研修班办公室 (收)
邮 编:100029 传 真:(010)58556634 电子邮箱: art@hep.com.cn
九、报到时间、地点
时 间:2010年8月1日 8:30—22:00
报到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B座(马甸桥东南角,辽宁饭店对面)
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马宾馆大厅
注:本次研修班的相关信息请登陆 “艺术教育资源网http://www.arts-r.com.cn” 查阅。
传智文化系列培训项目组委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编辑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六月八日
附件1:2008年高等学校舞蹈学课程教学和研究教师高级研修班回执
教师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技 术 及
行政职务
|
|
学历
|
|
E-mail
|
|
联系电话
|
|
手机
|
|
详细工作单位
|
|
详细通讯地址
|
|
邮政编码
|
|
主
要
授
课
情
况
|
课程名称①
|
|
学时数
|
|
讲授
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 )专业主干课程
( )本科生课程 ( )研究生课程
|
课程名称②
|
|
学时数
|
|
讲授
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 )专业主干课程
( )本科生课程 ( )研究生课程
|
科
研
简
况
|
|
是否包食宿
|
|
预计到达时间
|
|
备 注
|
|
注:此表复印有效,请认真填写。为安排好参会代表的住宿和领取教育部人事司、高教司联合颁发的培训证书,务请参会代表在7月31日前将本表传真、电子邮件或邮寄至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