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港台用户
在线留言 论坛讨论
您的位置:主页>中学美育>
 阅读文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添加时间:2010-05-26 17:24:54 字体:字体颜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


出处:- 作者:刘永玲 摘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

简言之,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能给人以艺术享受,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更好地感知和接受新事物。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尽力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寓美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1.教师教态美。

教态美是教师形象美的重要内容,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仪表、表情、姿态、动作诸方面的综合审美评价。教师是教学艺术的创造者,其形象和行为参与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审美教育作用。平时,教师的服饰、言行、仪表和精神面貌都直接影响学生。例如,体育教学中遇到天气突然变化,教师应保持沉着,冷静处置;教学中如出现意外事故,教师不能慌张,要稳定学生情绪,及时妥善处理。

总之,教师在日常生活特别是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塑造良好的风度、形态、教态,给学生以美的感染。

2.教学语言美。

与教态水乳交融般地连在一起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媒介,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应把握:

1)语言的准确。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例如,生理学科的近视弱视”,化学学科的正极阳极”,数学学科的某数大于零某数不等于零等术语是不容混淆的,要做到准确分析,严格区分,使学生感到严密逻辑美。

2)语言的和谐。古希腊的哲人们首先从数学出发去研究美,发现美便是和谐。例如,音乐节奏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各异的音调,按照一定数量上的比例所组成的。数学的和谐还表现为简洁。例如,用公式C=2πR来表示圆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简洁的表达方式。

3)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语言是生动的,生动的语言应当包括幽默与含蓄。例如,语文课上,精彩得体的导言,就像戏剧的序幕,如同奏响了的乐曲,它会立即紧紧攫住学生的心神,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兴趣,逐步走进美感洋溢的语文教学殿堂。

4)语调与情感。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十五种乃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够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因此,教学语言的语调应当是高低起伏适当的,缺少变化则令人乏味。语言的情感,则直接影响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没有动情的教学只能使课堂气氛呆滞,学生思想钝化。而教师以饱满的激情、浓烈的爱憎、撼人的语言叩击学生的心扉,则会对学生美感的培育和心灵的雕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语言的节奏。语言似紧锣密鼓,学生会应接不暇;若波澜不惊,又会使学生压抑。由此,教师宜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绪巧妙地调节教学语言的节奏,快慢有致,轻重得当,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形成节奏美。

3.板书设计美。

从美学角度看,板书是教师审美观念在教学中的反映。新颖独特的板书设计,不仅能醒目直观、提纲挈领地体现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和讲授精髓,而且可以强化学生思维力,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还能直接展示精美的书写、精炼的词句、精当的目标、精确的内容、精巧的构思和清晰的条理,诱发审美意识,丰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4.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科学,同时又是一门艺术,对人有启迪,有思索,更有艺术的享受。难怪夸美纽斯说出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名言。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扰,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师与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因此,教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要运用某些美学规律,把握教学实际,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艺术气围,创造出最佳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愉快地接受知识,享受美、体验美,在教师的教学艺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刘永玲 摘自《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 1吕宪军 文

·上篇文章:上一篇:天津市塘沽区实验学校美育活动花絮
·下篇文章:下一篇:以美育科研带动学校美育的实施
复制 】 【 打印
 相关文章
展示艺术风采 放飞青春梦想
绚丽年华全国美育名校媒体访问团之十一
教师品读邹荣美育新书(之三)
绚丽年华全国美育名校媒体访问团之九
绚丽年华全国美育名校媒体访问团之八
陈清龙美育论文选登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
 网友评论

当前字数:≤255
点评:
用户名: 密码:匿名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相关评论 0 篇,当前显示最新的 10 篇。 [查看所有评论]
内部邮箱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友情连接 - 广告投放 - QQ联系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8-2010 中国美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35265号
友情链接: 搞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