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教育新闻>
阅读文章

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校"美育成果丰硕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5-06-16 12:49:54

当花样少年遇上经典歌剧,当艺术航母牵手中小学校,这样奇妙的组合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6月5日,300多名青少年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带来一场由小小萌娃“唱主角”的歌剧音乐会。

这是一场特殊的汇报演出,是国家大剧院153所“歌剧兴趣培养学校”的成果展示。当天,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化局有关领导出席了活动。近2000名中小学生观摩了本次演出。

娃娃“唱主角” 名家当“绿叶”

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演出

18岁的高三学生祝君灿,当天带来了莫扎特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经典咏叹调“再不要去做情郎”。尽管学习歌剧才两年,但祝君灿却演唱得可圈可点,一段高音也游刃有余,赢得了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之后,孩子们又演唱了歌剧《纳布科》的经典选段“飞吧,理想乘着金色的翅膀”,奏响了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经久不衰的序曲,还奉上了歌剧《卡门》的童声合唱“街头少年”。据悉,登台的300多名同学,全部来自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学校”。他们中最小的只有8岁,最大的不过18岁,尽管是非专业演员,但大家唱起意大利语、法语歌剧毫不怯场,表演起来也有模有样。

当天,数位名家大师也甘当“绿叶”,专程前来为同学们助阵。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搭档芳群园小学的8名小朋友,带来了维瓦尔第经典乐章《春》:“我没有想到,孩子的水平这么高,我们只排练了半天就相当默契,大剧院的艺术普及真是卓有成效!”小演员们也坦言,与诸多名家面对面学习、交流,让自己受益匪浅。陈经纶中学合唱团,这次和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同台合作,团员范文说:“之前学习声乐,老师主要教我们演唱的技巧,而大剧院的老师则重点告诉我如何表达情感,如何真正将歌剧的魅力展现出来,我感觉自己对歌剧理解更深刻了!”

五大城区 153所学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场音乐会,只是国家大剧院致力于用歌剧“滴灌”校园的一个剪影。自2011年起,大剧院就着手在全市建立“歌剧兴趣培养学校”,为青少年提供歌剧观演机会,并在艺术普及教育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扶持和指导。四年间,“歌剧兴趣培养学校”不断向外辐射、向下纵深,从最初的23家“试点”扩展至如今的153所中小学,范围覆盖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等全市五大城区。

事实上,国家大剧院这样做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审慎和成熟的考虑。“美、英等国早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艺术教育课程,俄罗斯也通过遍布全国的音乐、美术学校,推进艺术全民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剧院自建院之初就意识到,全民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的提高,必须从娃娃抓起。考虑到歌剧是最综合的舞台艺术样式,被誉为“高雅艺术皇冠上的明珠”,且大剧院多年来在歌剧的创作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2011年大剧院正式启动“歌剧兴趣培养学校”计划,希望在青少年中间播下艺术的“种子”。

如何让“蓝图”变为现实,将好事办好、实事落实?国家大剧院精心定制了一套完备的实施方案,通过课程设计、资源分享、师资引进,在153所学校中开展起歌剧艺术教育。一方面,大剧院将理论普及课、名家指导课与剧院实践课打通,为每个学校量身设计丰富多彩的歌剧活动,孩子们每个月都能走进剧院观摩歌剧演出、探秘后台制景、参观艺术展览,甚至还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歌剧制作中;另一方面,大剧院也积极地“盘活”艺术资源,创建了一支阵容强大的“艺术家讲师团”,戴玉强、莫华伦、么红等近50位名家,先后走进校园,讲演结合、开展趣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