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教育新闻>
阅读文章

让审美塑造我们的精神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3-05-25 18:16:38

让审美塑造我们的精神

2013-05-20 10:25:19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核心阅读】

什么是优雅美好的生活?干净整洁的环境,彬彬有礼的举止……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目光所及往往是杂乱的街道,不文明的语言,没教养的行为。

美化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生活美化,我们才能振作,才能自信,才能自尊。

美的状态需要全社会的共识、默契与努力,同时还需要对社会规范与法律的信任。内心没有疑虑,才优雅得起来。

一个美好的世界首先必须在感官上得到我们的认可。

美是面对世界时,人类所能期望拥有的、唯一的力量。

我们需要经常反思什么是美育、美育的灵魂是什么。

■本报记者 洪蔚

什么是美?

在中国的大小城市,我们常常可看到这样的景象:清晨,居民穿着睡衣睡裤、蓬头垢面地走在嘈杂的街巷中,赶去买早点;一幢又一幢的建筑物,无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意孤行地拔地而起……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这样匆匆忙忙、灰头土脸地前行着,将美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被感官拒绝的世界

面对美的陷落,国学大师叶曼在《智慧人生》一书中,将中国比喻为“有根基的大破落户”,但是,“我们忘记了竹篱茅舍苔痕侵阶的幽美,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的洁美,蝉鸣树间蛩泣隅角的静美。”

对于美的价值,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说得好:“作为一个人,我如果从未听说过热力学第二定律,我错过了什么?答案是什么也没错过。那么如果我从未知悉莎士比亚的著作,我又错过了什么?我错失了我的生命。”

美是人类的天性,一位现代诗人曾经说:“人首先是一种美学生物,其次才是伦理生物。”因此,一些哲学家认为,一个美好的世界首先必须在感官上得到我们的认可。但是,“人常常为了获得什么,忘记了自己身而为人的本质。”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正是这种得不到“感官认可”的事物,为了“获得”,被盲目地催生出来,并执著地存在着,使我们离美好的世界,越行越远。

在谈到美与幸福的关系时,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美学家徐岱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人首先是审美的人,其次才是伦理的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用美好的事物,比如“明月”,寄托美好的情操与理想。而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也会为健康、幸福的生活提供保障。

对于美化我们的生活,叶曼写道:“我们是穷怕了的”,“谈到美化生活,我们总有些趑趄不前,因为美化使我们联想到两件事,第一美化是要花钱的,第二美化是并非急需和实用的。”然而,“其实常常只要花少许钱,多用几分心思”,就可以做到的。

“心思”是一种对美的判断和追求,在这个问题上,叶曼自己也有些困惑,她描述了这样一个女人:“脂粉盖脸,头发烫成洗衣板子,满头满手珠光宝气,身上紧绷着绣花绣珠的亮光缎子”。这位女子显然与“睡衣睡裤”不同,她花了很多“心思”,却得不到叶曼的“感官认可”,反而让她“欲哭无泪”。在如何培养美的心思上,美学家们对中国当代美学教育,表示出极大的忧虑。

一个常见的误判认为,美就是“风花雪月”,美学教育不过是从小学点“琴棋书画”的技能。这就是美育吗?不久前,在一个美学家的论坛上,美学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对当代美育,美学家们表示,作为教育者,他们忽略了美育的核心——塑造精神。

一堆心灵的瓦砾

在美学教育上,早在先秦时期,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美育思想萌芽,对后世美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与善的统一,强调美育的教化功能。老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与真的统一,强调自然之美,在自然中得到感悟。

尽管中国有着优秀美育传统,但是,美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地被提倡、论证,并广泛付诸实践,还是在近代才开始的。

著名学者、思想家王国维,率先将美育置于教育学角度论述,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第一次。他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明确提出美育是培养“完全之人物”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他认为,美育可以调和“人的感情,使人的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五四至抗战前的学校美术教育,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在蔡元培等一代人的努力下,把西方美术中的新理念,引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开创了“技”、“艺”并举的局面。

在探讨当代美学教育的缺失时,徐岱说,之所以美学教育在中国还远没有成功开展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育者还是把美育也当成了知识培训。

不仅如此,四川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天道更透彻地分析认为:“目前的学校美育,存在着许多与美育精神不相和谐的音调:一些学校将美育当做向外人展示成绩的应景事物,而不做日常性工作,不肯下实在的功夫;一些教师只着眼于培养少数艺术尖子,而将美育对全体学生的心性陶冶的根本任务置之于不顾;更有甚者,在一些学校的美育活动中,学生完全被视为成人利用的工具而存在,被玩弄于股掌之中,毫无自由可言。”

因此,人们不禁会问,这样的美育,能承担得起培养“完全之人物”的责任吗?能陶冶出美化生活的“心思”吗?对此,李天道表示,扎实的美育需要我们经常反思什么是美育、美育的灵魂是什么,这样抽象但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否则,“在表面的热热闹闹之后,剩下的只是一堆心灵的瓦砾”。

审美精神:人性的升华

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巨变、人格的异化,使“人的审美力发展问题,显现出从未有过的重要性。”李天道说。因此,在现代化背景下,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学教育时,很多美学家把视野投向了在当代美学理论与实践上,比我们走得更早、更远的西方美学。

早在200多年前,德国诗人席勒写下了《美学教育书简》一书,从审美的角度,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性批判。在席勒看来,现代社会中“人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他认为,培养审美精神,是解决这一现代化困境、还原人的完整性的唯一途径。

席勒的思想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深远,他在200多年前写下的话,对当代中国有着极强的现实批判性。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周宪在为《美学教育书简》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它是)今天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现实困境的真实写照。”

把美看做唯一途径的不仅仅是席勒,197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腊诗人埃利蒂斯在获奖的致辞中说:“美是一条路,也是唯一的一条路,通向我们未知的领域,并实现自我超越。”

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罗蒂,将美看做:“面对世界时,人类所能期望拥有的、唯一的力量。”他在晚年憧憬着,未来世界里 “诗的胜利”。

面对工具理性主宰的现代化世界,席勒主张非功利的审美教育,周宪评价说:“席勒所说的审美教育,决非一个技能性或知识性的传授过程,而是一个哲学精神层面的教化与升华。”

针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美育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博士陈敏认为:“不妨从席勒的美育理论中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于教育,席勒严厉地指出“培养个别的力,就必须牺牲这些力的完整性,这肯定是错误的”,这恰恰切中了我国当代美育的痼疾。

以“人之为人:美育学价值论”为题,徐岱写下了一篇论美育价值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对能否实现“诗的胜利”表示出了某种忧虑。在文章的结尾,他写道,“如果越来越不被重视的美育实践,最终从我们生活的世界里销声匿迹”,这个世界可能会被“非人”的人格所主宰,“这肯定不是一个让人欢欣鼓舞的局面,就让我们一起祈祷并努力,让这样的局面不至于成为现实”。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