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年华”是2007年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为本网系列美育活动题写的品牌名称,如发现有同类活动盗用本品牌,欢迎举报。
您的位置:主页>美术佳作>
阅读文章

徐新华:《洛带古韵图》

文章作者:中国美育网 来源:原创 添加时间:2012-12-03 13:14:53
 

《洛带古韵图》自序

3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素有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中的一群,从粤、闽、赣等地出发,跋涉千山万水,来到成都东郊的洛带,他们聚族而居,相依为命;耕耘蜀土,创建家园。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中,世事沧桑,风云变幻,蜀文化的包围,都市文化的诱惑力,都没有让洛带人丢弃自己的文化,没有被同化,也没有被淹没。反而,洛带客家人将客家文化深深地根植在了洛带这个东方的土壤里,至今熠熠生辉。

客家人是艺术天才,天生的建筑大师。他们定居洛带后,建造了大量的客家会馆,如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公馆、川北会馆。或大气磅礴,或和平雅致,风格迥异,匠心独运,至今保存完好是洛带客家文化中的一颗名珠,而且一个镇上有如此众多的会馆,在全国绝无仅有。特别是位于洛带古镇上街的广东会馆,是目前四川省近1500座会馆中保存最好、最具客家风格的客家会馆。

广东省会馆顶部盖以黄、绿色琉璃筒瓦,脊凌空横卧,重檐钻尖飞藏式中花高指云宵,脊状翼然,殿宇嵯峨,气势雄伟,状丽璀璨广东省会馆顶部盖以黄、绿色琉璃筒瓦,脊凌空横卧,重檐钻尖飞藏式中花高指云宵,脊状翼然,殿宇嵯峨,气势雄伟,状丽璀璨。砖砌风火墙呈半圆形巨壁,高底参差,延绵起伏,犹如两条青龙腾空而起,整个建筑风格属当时的皇家建筑风格。各殿内圆木撑弓镂雕戏剧场面,明间阑额彩绘,卷棚天花中棚和屋脊等,均雕刻了各式龙凤花鸟戏剧人物均雕刻了各式龙凤花鸟戏剧人物,造型逼真,精工细雕,十分考究,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中国是传说中龙的故乡,国人对龙崇拜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由此,炎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它造形威武,气势雄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广泛出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中。舞龙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风的活动。从古汉族脱颖而出的客家人,对龙的崇拜和对龙舞的爱好,更是情有独钟,源远流长。被称为西部客家第一镇的古镇洛带,便长期活跃着一支由客家农民组成的舞龙队,由于其成员都来自当地的刘氏家族.且龙舞均为世代传袭,历史悠久,故周围乡亲都都亲切地称为刘家龙

我是从2001年开始研究客家文化的,当时只是画了一些小品。

随着对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入,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令我无比激动,画一些小画难以表达我对客家文化的热爱,我想能不能画一幅长卷画来反映客家人的风土人情呢?于是我从2002年开始用了三年的时间画了一幅7米长卷钢笔画《客家古韵》,被四川电视台、四川网络电视台、四川电台、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成都晚报作了专题和新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成都东山画院院长熊英杰老师建议我用中国工笔画的形式来反映客家文化,可是对我这个学油画专业出身的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客家文化的魅力又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试着画了一幅小草稿,并请著名的中国画家,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吴储经老师给于指导,难能可贵的是,吴老师不但给我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还亲自给我画了如何修改的草稿。客家民俗专家李声鸿老师也多次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致谢!在十年的绘画过程中,我上千次到洛带古镇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稿,同时也对洛带古镇的古建筑,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礼仪、火龙、水龙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才创作出这幅长达二十米的中国工笔淡彩绢本《洛带古韵图》,使我感到欣慰的是,需然这幅画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错误,我总算把它完成了,也算是对这十年客家文化研究的一个总结吧!同时也得到了中国美育网和《绚丽年华》组委会的大力支持!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徐新华于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龙泉第十六小学

                                   2012年11月29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